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评价
题型:辨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4 题号:7827621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一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但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不自觉走向自己预期目的反面。

——摘选自《洋务运动史》


(1)材料一中洋务官僚们的预期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运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买。更为严的是,……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派和光绪,从和平变法开抬,却逐步走向武装政变之路,铤而走险,最后归于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从理论上说将会有利于社会步,但也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戊戌新政时期,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因此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力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2)依据材料二,归纳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习近平用“三个伟大”评价孙中山: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


(3)请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出孙中山先生获得高度评价的理由。

材料四 辛亥革命失败后,陈独秀对照西方国家的历史,认真研究,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几千年封建文化毒害的结果。因此,救亡之道要首先打倒中国的封建文化而代之以西方的文明。


(4)材料四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指出陈独秀认为怎样才能救中国?

相似题推荐

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近代化的开始标志是洋务运动。
2016-11-27更新 | 355次组卷
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

地方大员兴办的洋务军火工业,经营方式就是衙门这一套。这样的工业企业就是一个烧钱的大灶炕,几乎每个厂子都难以为继,所以,原准备放手大干的李鸿章、左宗棠们,很快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单纯办军火工业不行,还要求富。求富,就得办走市场的民用工业。洋务派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出现资本主义,甚至在其创办民用工业之时,为了保持垄断,洋务派一再表示不允许私人创办同类企业。但为了解决军火工业面临的问题,洋务派采取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方式,吸收私人资本。这商股部分即是私人资本主义因素。从70年代开始,更有一批官僚、地主、商人,直接投资于近代民用工业,终于使中国有了点先进的生产能力,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摘编自张鸣《洋务自强》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面涂“C”。
(1)衙门式的经营方式是洋务军火工业难以为继的重要因素。
(2)民用工业的创办是为军火工业解决资金难题。
(3)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4)洋务派一开始就鼓励私人兴办企业。
(5)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022-02-16更新 | 30次组卷
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材料三 19世纪60—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却不自觉地走向预期目的的反面

——摘编自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1)材料一所列两位历史人物都属于哪一政治派别?请你再列举出这一政治派别的两位代表人物。

(2)据材料二,指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些企业的创办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2018-11-04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