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伟大的历史转折 >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785475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月11日,《光明日报》公开发表了这篇文章……到5月13日,全国多数省级党报都转载了此文……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1)材料一中这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的发表及引发的这场大讨论有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这次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和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极力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辩护。接着,周恩来作了副报告,主要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战略战术及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并作了自我批评,主动承担了责任。

——摘编自《遵义会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次会议对中国共产党的成长,有何标志性的重大影响?会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军事行动是什么战役?

材料二   1978年12月,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拨乱反正。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会召开前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 , 中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什么问题的大讨论?全会中对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全会后的1980年,中共中央平反了哪件建国以来最大的冤案?
2020-06-13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改革开放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和老一辈革命家支持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从此,我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大幕。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1979—1984年,我国农村社会总产值增长55%,农业总产值增长68%,粮食总产量增长34%。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超过4亿吨,登上一个新台阶。1980—1984年,我国在农产品出口上获得了近40亿美元的外贸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1984年的355元。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中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2020-04-06更新 | 7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思想先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   这次会议彻底纠正了“左”的错误,它对中国的思想、政治路线做了重大调整,完成了拨乱反正。

材料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1)材料一中的社论内容概括为什么方针?为此,1978年,思想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讨论的结果是什么?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这次会议对中国的政治路线作出了什么重大调整?
(3)材料三中一九九二年春,这位老人在南海边写下的“诗篇”指的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4)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里,应该把哪些思想理论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
2021-03-27更新 | 1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