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 题号:7863720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2)材料中“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材料三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材料四:“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4)材料四中“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次重大会议?“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次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

(5)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作为中学生的你,该怎么做?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近代史是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前,世界上的国家除了资本主义宗主国及其殖民地外,还有一类是独立国家。独立国家中最大的就是处在亚洲东部的大清帝国。……大清帝国自居天下中央,实行闭关封锁政策,完全不知道中国以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本来自明代末年开始,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开始落后于西方,当西方国家正在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时候,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的窝壳里不能前进。

——摘编自张海鹏《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前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

材料二   阅读下列两幅图片


水坑口街原名“波些臣街——占领街”,常被作为香港殖民历史开始的标志;而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则用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反映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1856年列强再次发动了对中国的战争,可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清朝统治阶级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增开了通商口岸,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因此由沿海进入长江流域和华北。与此同时某些腐朽而僵固的封建传统观念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迅速,西方制度的先进和武器装备的优良,他们被迫发生变化,这一变化虽然是被迫的结果,但却包含着合理的成分。因此,就社会观念的更新来说,186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

——摘编自冯章葆《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新认识》


(3)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势力有何变化。并据材料三,概括清政府战败的外部原因。

材料四   一个人就更无耻了。l9954月她前往日本马关的青帆楼,发表媚日演说为日本侵略者叫好。她说:“中国割让台湾是不幸中的万幸,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是台湾人的幸福……”


(4)材料四中她所说的“中国割让台湾”出自哪个条约?与材料四内容有关的事件对于中国造成的危害是什么?
2022-09-27更新 | 16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侵略与抗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主旋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场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1894年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约而同的,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殊死搏斗……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纪录片《走向海洋》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西方列强“集体观摩”的是哪一次海战?这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中哪一条内容说明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发生转变?概括这场战争带给中国怎样的严重影响?

材料三: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举民运动(义和团)中见之,无论欧、美、日本等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摘自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向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报告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危害?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侵略与抗争”的认识。
2022-12-25更新 | 3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09年(1840~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复兴之路》解说词


(1)“109年沧桑巨变”,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3)从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2022-10-15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