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三大改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797709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并发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选编自中国网


(1)为实现工业化,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三大改造的完成又使中国发生了怎样深刻的社会变革?

材料二:如下图。



(2)图一、图二中,为什么把数据变化的起始时间定位于1978年?图三中,为什么从1992年开始,全国私营企业户数得到了迅速增长?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总揽全局,运筹帷幄,励精图治,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使党和国家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选编自八年级下册教材


(3)新时代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奋斗历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53年开始执行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努力,并且得到了苏联和其他兄弟国家的援助,到1957年底已经胜利地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完成的时候,国家的社会主义人民的物质和基础已经建立起来,同时,农业基本建设和运输建设都取得很大成就,我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材料二: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事。

材料三: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者组织的木器生产合作社       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的名称。会议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的一组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推动了我国的社会变革,这一“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
2023-06-19更新 | 2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请填出空缺的内容。
土地改革(1)年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1953—1956年建立农村生产合作社(3)在农村确立
人民公社运动(4)年特点:“一大二公”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5)(6)年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021-07-13更新 | 1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材料一中刘少奇认为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依据是什么?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B阶段农村“政策调整”指的是什么?指出C阶段我国在农业政策方面出现的失误。

材料三:图1 1978年11月24日晚,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签订的“生死状”

图2 不同年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表

年份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1397133.6
1990年7662.1686.3
2000年24915.82253.4
2017年109331.713432.4
(3)材料三中图1反映的1978年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什么?依据图2,归纳这一改革举措起到的作用。
2023-05-19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