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五四运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9 题号:7998940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带领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在这个即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之际,回首我国的革命与建设历程,寻找历史的启迪,会让我们在民族复兴的路上走得更稳健和自信。


(1)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被形象的概括为从天安门到天安门的革命。下边两幅拍自天安门的图片,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和终点。请问这里的“起点”和“终点”分别代表的什么历史事件?

(2)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又被称作井冈山道路。请概述这条道路的内涵是什么?

史料一:1978年11月,邓小平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史料二:1992年,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做出关于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

史料三:2017年,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作报告时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新中成立七十周年来,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辛的探索,我们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上史料,哪些反映了这一探索过程?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有中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的思想理论,这些思想理论共同的特质是什么?

复旦大学的张维为教授说“中国崛起的过程是很精彩的,可以采取积极一点的态度。如果你真的把中国模式想透,实事求是,一定有很多东西可以说清楚。但需要一点勇气,需要一点魄力。”


(4)请你以《中国的崛起很精彩》为题,写出一份简短的演讲提纲。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近代以来,各界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呼吁奔走,推动中国历史不断向前。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之强,本于自治;自治之本,在实业、教育;而弥缝其不及者,惟赖慈善。

——张謇

材料二北京学生的行动,在黑夜沉沉的中国,发出一声响亮的春雷,立即震动了全国……中国思想界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激荡,坚持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观点的人们在运动的高潮中渐渐的退出了斗争,在斗争中最坚决的,能够起领导作用的是开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人们。五四运动后两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了。…从此中国近代历史展开了新的篇章。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最初,邓小平并没有一个总计划。他只有一种务实意识,为了能使改革取得成功,中国的社会主 义建设必须有中国的特色,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这一点上,他与毛泽东不无相似 之处……历史把毛泽东的革命与邓小平的建设,当作20世纪下半叶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两个最重大的事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謇提出的强国之道。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在“实业”方面的实践。
(2)材料二中“学生的行动”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归纳这一事件使“中国近代历史展开了新的篇章”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共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邓小平的建设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重大的事件”。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富强之路有何认识?
2020-07-24更新 | 4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年前(1894年),郑观应还只能把他的书名称作《盛世危言》;一年后,严复就在《救亡决论》中第一次呼唤“救亡”这一口号,要求通过改革改变现状,寻求新的出路。

——摘编自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孙中山

材料三   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的一系列外交活动

年份外交大事
1917中国对德宣战,为收回利权积极参与和会
1918为能参与和会争取主动,中国倾向联美制日
1919参加巴黎和会,中国收回利权的要求遭拒绝

材料四   1943121日,《开罗宣言》正式发表,宣称:(苏、美、英)三国之宗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摘编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救亡”口号提出的历史事件,说说该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2)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实现其奋斗目标途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北洋政府外交活动的目的。“中国收回利权的要求遭拒绝”在中国社会引发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4)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国际社会对中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024-02-27更新 | 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中国无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这些外商企业,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剥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这些廉价的劳动力主要来源于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他们成为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随后,在洋务派和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厂矿里,也产生了中国无产阶级。到1984年,中国无产阶级约有十万人。

材料二   宁波纱厂女工重庆火柴厂女工,一般工厂的劳动日短的是11小时或12小时,较长的13小时,最长的甚至达18小时。不少工厂为两周休息一次,甚至没有休息日。上海丝厂的缫丝车间,供应沸水的汽管,常年保持着高温,女工和童工,手常被烫伤。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和卫生设备,工伤和疾病时有发生。

材料三   1919年6月,为了支持学生斗争,上海工人自动罢工。印刷厂      人宣言,不愿以日本纸印刷。其他地方的工人也相继罢工,给北洋军阀政府重大压力。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说:“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去。”


材料四   1920年秋,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各地相继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宣传马克思主义。他们还到工人中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这些活动,进一步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以上选自《中国近代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哪一类企业?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写出当时无产阶级的悲惨境遇。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4)材料四反映出武装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是什么?
2017-12-19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