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 开元盛世和唐衰亡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8035539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杜甫《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材料二:杜甫《无家别》: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1)材料一、材料二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2)材料一反映的盛世景象历史上被誉为什么?他在位时为中日两国友好交往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谁?

(3)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史实发生后的乱世景象?这一史实对唐朝有何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见下图)。

材料三: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绘了唐朝什么样的情景?这种盛世局面的出现与统治者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2)请分别写出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中生产工具的名称,并选择其一说明其进步之处。
(3)材料三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2024-04-08更新 | 3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自古统治者大都重视关注民生,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炀帝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中国历史七年级课本

材料二   自贞观以后,……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杜佑《通典》

材料三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王谠《唐语林》

(1)据材料一归纳隋炀帝征发农民做什么事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认为隋朝速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励精为理”的是唐朝的哪位皇帝?材料中所叙述的社会状况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上”指的是唐朝的哪位皇帝?他统治时期出现的“天下大理”的局面史称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必须要注重什么?
2023-12-03更新 | 3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措施主要政绩
隋文帝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创立三生六部制,提高行政效率等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罚,考核官员政绩,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
唐玄宗励精图治,重用人才;整顿吏治,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国力达到鼎盛时期


(1)根据材料,简述与“唐朝国力达到鼎盛”相关的皇帝。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3-04-25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