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明朝的统治 > 加强君权(明) > 加强君权的措施(明)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 题号:8142950
某校开设拓展性课程《历史的变迁——政治制度的革新》,同学们进行了探究性学习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收集】



(1)补充左图中①②处内容。说明该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官僚制度怎样的演变趋势?
(2)结合右图,用史实分析17世纪英国政治制度变化的特点。

【史料实证】

结论:政治制度的革新是否顺应历史潮流,关乎当时社会的发展。

观点1:英国用“光荣革命”用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

观点2:“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呼吁士人普遍参政、议政,提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立“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等主张。

——黄宗羲


(3)根据观点和相关史实,论证上述结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朝中央机构图                         明朝中央机构图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朝朱元璋对中央官制是如何改动的?对皇权有何影响?

材料二:本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大和门外,保直(官变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蓬密者入直络写……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后,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2)材料二所示,雍正年间设置的中央机构是什么?依据材料回答“承旨诸臣”有何职责?

材料三:


(3)图中从左至右,皇帝都坐着,而大臣则由坐到站再到跪,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2019-07-18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阅读图1、图2,指出所体现的制度分别属于哪个朝代?明朝朱元璋采取了什么措施,导致图3与图1、图2大不同?

材料二   清朝:(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有赞画于其间】

——赵翼


(2)材料二中的清朝的军机大臣在什么机构中工作?这个机构是在哪一个皇帝时设置的?它的设置有什么影响?

材料三   《明史》记载:(科举考试)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3)据材料三,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危害。
(4)依据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趋势。
2022-10-16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古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古代中国各朝代的政治制度既有沿袭,又有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在地....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   雍正皇帝因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终于为清朝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君相争权”的问题。皇帝们……牢牢掌握权柄。

——《百家讲坛》

材料五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 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阅读材料一,材料中的“制度”的首创者是谁?为了有效地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的“这两种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制度?依据材料指出这两种制度实施的共同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行材料三措施的皇帝是谁?材料三中地方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阅读材料四指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指的是什么?
(5)据材料五,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6)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括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2020-03-06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