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辛丑条约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822246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

材料一: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1)从近代化的角度解释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的含义。举一例说明洋务运动为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成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

材料二: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既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2)根据材料二,列举两个晚清时期导致近代中国“沉沦”的不平等条约。
(3)依据所学知识,写出1901年到1920年间使近代中国“上升”的一次民主革命运动和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凊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材料二: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中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材料三: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再称“老爷”“大人”,而是改称¨先生”“同志”,男子剪掉辫子,女子不再缠足。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1)材料一的内容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的“此事”指废科举,此事发生于哪一年?与此同时,哪一出版机构以编印新式教科书为主,为近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
(3)引起材料三中社会习俗变化的社会力量是什么派别?材料中的青年认为“中国革命成功了”,但也有人认为“中国革命失败了”,你赞同哪种观点?说出两点理由。
2019-04-19更新 | 5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回望历史,中国曾领先世界,也曾受尽磨难。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我们不断奋进的民族精神,当代中国正以更加自信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通往西域道路的开辟,连通古代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得以畅通,经济文化交流日益繁盛。此外,海上交通线路也得到了开辟。到了宋代,特别是南宋,东南海外贸易更是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明朝时,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历时29年,跨越亚、非二洲,对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访问,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顶峰。通过这些商路,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以及四大发明等传到各国,国外的各种商品、文化等也纷纷传入,实现了文明的交流互鉴。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往西域道路”是由汉代哪位冒险家开辟的?概括郑和七下西洋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2)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恶劣影响。

材料三   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大将酬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君足壮海军威”,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他们的不屈不挠、御辱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巨大的民族耻辱面前,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抗争?(至少两例)

材料四 在过去的60年中,中国曾经历过两次崛起,目前正处于第三次崛起中。中国的崛起造成了权力转移和大国间的互动。1949-1950年,中国第一次崛起,为此要求修正地区秩序以反映其力量及其对安全的需求……1978-2008年,中国以和平方式第二次崛起,成为东亚大陆的主导力量。

——罗伯特·S罗斯《中国崛起,地区权力转移与东亚安全:从1949年到21世纪》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第一次崛起”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第二次崛起”开始的标志性事件,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材料五   



(5)材料五的三幅图片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刊登的部分重大外交事件,这主要得益于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哪一外交政策?概括其表达的共同主题。
2023-06-18更新 | 2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一次次不屈不挠的抗争,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难忘国耻】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四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同日本的战争,第四次是同八国联军的战争,这些战争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


(1)材料一中“同英国的战争”、“同英法的战争”、“同日本的战争”、“同八国联军的战争”分别是指什么战争?
(2)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三个条约中的哪一条款?
(3)请你分别指出这四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
(4)对于这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你有哪些感慨?
(5)据材料二请列举两例“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两例即可)。说说我们可以从前辈身上学习和继承哪些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
2022-02-15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