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1 题号:8237713
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通过了一部法律文献,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其中的债务法规定: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可以给他戴上脚镣,卖到国外或杀死他……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宇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1)写出这部法律文献的名称。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法律文献作简要评价。

材料二 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强国之路》


(2)材料中英国建立起的政治体制是什么?这一体制的创立与英国哪一法律文件有关?

材料三 读下图



(3)下图所示的政治制度开始于美国哪一部文献的制定?该文献的制定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4)该材料最早出自哪部法律文献?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在100多年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某校同学以“新中国的伟大梦想”为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工业发展―经济腾飞梦】

材料一:

1952-1955年沿海与内地工业产值比重(%)          
                                                    
——孙健《20世纪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经济卷1949-2000)》                                                                         
1957 年比1952年部分工业品产量增长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写“正确”;不正确,请在括号内填写“错误”。
①1952——1955年,我国内地的工业产值比重逐年增加,超过沿海。(       )
②1952——1957年,我国工业发展的重心在重工业。(       )

材料二: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徐徐开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装配车间,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解放牌汽车的诞生,凝聚着全体建设者的辛勤汗水,也是党中央直接领导和高度重视的结果。解放牌汽车以苏联的吉斯—150型载重汽车为蓝本,得到了苏联专家的无私援助。解放牌汽车的大批生产,促进了我国钢铁、橡胶合成、石油冶炼等工业的发展,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

——摘自百度·百科《解放牌汽车》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的有利因素。
【当家作主——民主法治梦】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提供了法制保障。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产生过程具有怎样的特点?并分析经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
【改革开放——民族复兴梦】

材料四: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英国《金融时报》


(4)结合所学,分别说明1984年、1992年和2001年成为创业高潮点的主要原因。
(5)综上,谈谈你的认识。
2023-05-12更新 | 10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先进的中国人与时俱进,不懈奋斗。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恶。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

材料二: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呐喊》自序》

材料三:

                      

材料四: 新中国在1953年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造的新阶段。……到1957年,国家工业化道路已经走了几大步,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制度已经顺利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也具有了中国特色。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五:

1979某地农村宣传“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1984北京某国有企业呼吁“给企业松绑”、“放权让利”
1992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依据材料一、二,比较孙中山和鲁迅思想经历的相似之处及救国方式的差异。
(2)依据材料三,请用史实说明井冈山精神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新中国在“工业化道路”“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4)材料五中“包字万岁、早包早富”与哪一制度有关?根据所学知识,为材料五确立一个学习主题。
2024-05-10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目的是要实现大多数人的民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创造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实现形式。这些与当时国民党的统治制度形成了鲜明对照,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并得到人民的拥护。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斗争和探索的事件。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实现”的措施。综上,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2024-04-04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