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伟大的历史转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07 题号:830774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大事


材料二   从“烂泥地”到“领头羊”,28年时间,浦东经济总量从60亿元增长到9651亿元;财政总收入从10亿元增长到3938亿元;更重要的,通过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初步形成了与国际通行规则接机的发展软环境,触碰了改革开放40年来许多难啃的硬骨头。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看来,浦东的开发开放,是上海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成功的案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对外开放历程中的相关史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你认为上海的发展体现了什么精神?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化”与“近代化”在西方词汇中本是同一概念。。。。。。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向西方学习”作为一个奋斗目标,国人在认识上经历了巨大的转折。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材料二:1978年12月18日,中国最高层政治家和最基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一页,这一天,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把16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自立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也就在这一天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解释“中国近代化”的含义。
(2)请简述“中国近代化”开端事件的影响。
(3)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伟大决策是是什么?在此次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全国农村开始推行哪一政策?
(4)我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国近代史上“近代化”探索前提条件有何不同?
2016-11-27更新 | 11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并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完成下面主题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年代尺示意图——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



(1)根据上面“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写出“获得新生”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   【知识结构示意图——系统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知识】



(2)依据以上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补充填写①②的历史事件。

材料三   【看中国数据——关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果】



(3)依据材料三的两组数据,归纳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2019-07-01更新 | 4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回首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它经历了漫长艰辛的奋斗过程,却始终不忘初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一: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其伟大之处在于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100年来,中国青年……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的影响力之大,是出于什么原因?

材料二:



(2)写出图一会议召开的时间,并给上列三幅图归纳出合适的主题。

材料三: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产生过程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四: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关系方面的一场伟大变革,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


(4)材料四中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它的基本完成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材料五:习近平指出,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5)材料五中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新中国怎样的建设道路?

材料六:这一指导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共十九大上,这一指导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6)根据材料六分析“这一指导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联系。
(7)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你能获得什么启示?
2021-06-01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