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 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发展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10 题号:8361340
下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导致丙到丁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实施土地改革
B.推行一五计划
C.国民经济调整
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8-19八年级下·江苏苏州·期末 查看更多[8]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图中A点到D点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A.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B.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帆风顺
C.“右”倾思想的影响
D.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建设一事无成
2019-04-26更新 | 81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下列曲线图分别反映了我国1953~1958年、1959~1964年、1970~1975年、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A.B.
C.D.
2021-04-20更新 | 413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下列选项对图片信息的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     
A.A~B点城镇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一五”计划的推动
B.C点城镇人口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全面调整,生产恢复发展
C.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是由“文化大革命”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所致
D.E~F点城镇人口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方针政策的调整
2022-04-18更新 | 4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