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唐朝的中外交往 >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 鉴真东渡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 题号:836263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活跃,与亚洲及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1)据材料说说唐朝与日本交往中影响最大的使者是谁?

材料二: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商人向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


(2)据材料二写出宋朝统治者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来管理海外贸易?

材料三:明朝中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人没有持强凌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28年间,郑和的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中国和平友好形象。


(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哪里?它的远航带来哪些历史影响?

材料四:乾隆时期颁布了《防夷五事》:一是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是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是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四是割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五是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拔营员弹压稽查。


(4)材料四反映了清朝前期实行了哪项对外政策?
(5)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历史研究需要运用大量史料,甄别和使用不同类型史料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遗迹寻史】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都江堰由谁主持修建并分析修建都江堰的意义。
【诗图佐史】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文化交流的特点。
【考古探史】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船作为考古史料可用来研究南宋经济领域的哪些现象。
【图像证史】
材料四
   

——以上文献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3-08-03更新 | 3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洛阳唐墓出土的东罗马金币                              仿汉字而造的日本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

材料二   唐代中国是世界文化的重心,是世界历史演进的总动脉。融合域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摘编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那时候,外国人除了与中国贸易,还学习中国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统编教材七下《中国历史》


(1)据材料一,你能从中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举出“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把唐文化传播四方”的史实各一例。
(3)综上所述,概括为何“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2022-11-04更新 | 8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3】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哲理和智慧,泽被后人,光耀世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万世师表”是对谁的赞誉?他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材料二 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谈及中国盛唐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2)唐朝时,对外友好往来的活跃是其“开放”、“兼收并蓄”的表现之一,试举两例加以证明。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3)例举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的科技成就并说明其对世界文明进步所起的作用。
2019-01-30更新 | 3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