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两晋兴亡及江南开发 > 永嘉南渡和江南开发 > 江南开发的原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2 题号:84302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经济发达,尤其是唐宋时期,经济发达领先世界。

材料一:


材料二:(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三:(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

——《宋书》


(1)材料一中的工具名称分别是什么?
图一:
图二:
(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江南地区经济出现了什么变化?请你写出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就如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给出合理建议。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有的地区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老百姓 把鱼和米作主食,靠打鱼狩猎和采集为谋生手段。……这里也没有非常富有的人家。

       ——《汉书》译文

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土地辽阔,物产丰富,百姓勤劳,努力耕种。如果一郡 大丰收,就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各种丝织品和麻织品足够供应天下人使用。

——《宋书》译文

材料二据统计,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渡人口不下百万。当时北方人口 700余万,大体上每 七、八人中就有一人南迁。南方人口约540万人,南朝境内的人口中有近六分之一为北方南下 流民……       

——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东晋南朝各代封建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都推行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兴 修水利以及安抚流民减免赋税等政策措施……此外南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以 及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也有利于经济的开发。

——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中,记载了江南农业生产落后的是哪部史书?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哪里?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这一现象为材料一中《宋书》所述经济状况提供了哪些条件?
(3)材料三中因“减免赋税”而民殷国富的是南朝哪一个政权?据材料三指出南朝时 江南地区开发的自然原因。
2020-03-29更新 | 6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河南挥县固围村的战国时期魏墓中,一次出土了铁器160多件,其中有铁农具58件,数件“V”形犁或铁犁冠被发现。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东晋后期)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

——《晋书食货志》

材料三   论轻徭薄赋,亦当以唐代为最。租庸调制可谓中国历史上赋税制度之中最好者,当时的农民生活宽舒安适,促成了整个社会之安定繁荣,自唐太宗贞观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历时100余年。

——摘编自钱移进授《中国经济史》

材料四   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材料五   “清朝前期,直隶宁津(今山东宁津)大柳镇统泰升杂货店兼营的轧花工场,雇佣工人一百多人。江宁(今南京)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广州府佛山镇有经营棉布纺织业的工场2500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每一工场平均有20人。

(1)人类社会的实物遗存有助于研究当时人类的历史活动。据材料一、可以推断战国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加速了什么土地制度的瓦解?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贞观到唐玄宗开元100余年社会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两宋时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如何理解材料中所说“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5)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出现了哪一新的手工业生产组织形式?
2024-04-05更新 | 3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賜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

——四川灌县二王庙对联

材料二:文帝重视农业,十三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

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四:“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种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太守”是谁?“八百里青城沃野”主要得益于哪项水利工程?
(2)材料二体现了汉初统治者的什么政策?由此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3)材料三反映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出现的哪种现象?该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及影响分别是什么?
(4)据材料四指出该著作的历史地位,它对现代农业生产有何借鉴意义?综上四则材料,谈谈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3-09-21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