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唐朝的经济与社会风貌 > 盛世经济的繁荣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4 题号:10885082
经济的发展带有鲜明的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集市);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散市)

——《唐六典》卷二十

材料二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

——摘编自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清实录》《清朝通典》等资料统计编制

材料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时期城市商业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出现了哪些“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清朝前期的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4)根据材料四,概括耕地面积发生变化出现的原因。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发展的认识。
19-20七年级下·广东清远·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简答题。
(1)文物遗址是我们了解历史的直接途径,观察下图,简述其承载的历史价值。

图一唐三彩骑驼乐舞俑                  图二 八达岭长城
(2)清朝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后,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方位

皇帝

措施

东南

康熙

设置,隶属福建省。

西南

雍正

在西藏设置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西北

乾隆

平定的叛乱,设置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东北

康熙

两次雅克萨之战,中俄签订《》。

(3)阅读名著,分享读书心得,《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毛泽东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还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请你从历史价值的角度分享《红楼梦》的读书心得。
2024-01-22更新 | 13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商业发展呈现出各自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前期,国家统一。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唐朝的商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几乎不收取商业税,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摘编自钱穆(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唐朝前期长安城中最繁华的地方是西市。西市内出售货物的店铺称“肆”,而经营同类货物的“肆”集中在同一区域,称“行”。政府监督管理市场的机构——市署,在西市的正中心,四周还有商人存放和批发货物的邸店。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宋代随着商业需求增长,宵禁和固定市场交易地点被取消,各种店铺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甚至有些店铺“通晓不绝”……由于商业竞争激烈,有的店铺为招揽生意开始以广告的方式宣传自己的商品。繁荣的商业不仅极大地丰富和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还为政府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商业税成为宋代后期重要的财政来源。

——摘编自杭侃《中华文明传真》

材料四: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贸易也是当时商业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宋朝在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见下图)。但是这些交易不是很稳定,双方处于战争状态时就必然关闭榷场,这直接影响双方贸易的进展。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史》


材料五: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唐朝前期商业发展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写出唐朝长安城西市中“市署”的位置。(从图中选序号)概括西市商业活动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出宋朝城市商业繁荣的表现。说出宋朝商业发展的影响。
(4)依据材料四,说出宋朝与辽、西夏的贸易地点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说出影响 这种贸易的主要因素。
(5)材料五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哪一时期?“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特征?
2021-08-03更新 | 9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而这一考试制度使中国的行政提高了效 率,增强了国家稳定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宋代时期)的三种发明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是在文化万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万面,第三种是在航海万面。

——培根《新工具》                                                                               


(1)结合所学,材料一中的“考试制度”,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说说这种考试制度有何政治作用?唐朝时武则天对这一制度有何贡献
(2)结合所学,材料二中反映的是唐朝出现了哪两种新农具?这些生产工具的发明使用对中国古代农耕发展有何影响?
(3)结合所学,材料三中所说的三种发明分别指什么?
2020-08-10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