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明朝经营边疆和对外关系 > 郑和下西洋、南洋开发 > 郑和下西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8477979
读图,请回答问题。

(1)与图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2)此事件的时间和在位皇帝分别是?
(3)此事件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此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知识点】 郑和下西洋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上,中国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并、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城的核桃、葡萄、石榴、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摘编自部编人救版《中国历史》七上

   

材料二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满载着中国的优质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访问过今天的印度、伊朗、坦桑尼亚等国:与当地居民和平贸易;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还派出使者随行。

——摘编自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

   

材料三   亚历山大东征和帝国的建立,在客观上打破了原有的地域界限,打通了亚欧大陆的交通,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大量工商工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部编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九上

(1)在古代,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根据材料一,我国丝绸大量外销开始于何时?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写出明朝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的地点。
(2)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并选取其中一种方式,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要求:明确选取方式:认识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9-18更新 | 6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列举唐朝时中外交流的两个史实。该史实反映了唐朝时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材料二: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有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罗兹·墨菲《亚洲史》


(2)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指的是什么事件?这次“惊人的海上远征”最远到达哪儿?事件有何意义?
(3)结合材料一、二以及所学知识,请为当代中国的对外交往提出合理建议。
2022-02-16更新 | 3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它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材料二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   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政府曾严厉海禁,“片板不准下海”。后来,清政府又进一步规定:只允许外商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外商的活动,必须由政府指定的商人“管束稽查”。

——岳麓版《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的“丝绸之路”起点在哪里?据材料概括它所产生的历史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主要原因。
(3)对比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政府对外政策有何变化?这一变化给中国历史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2019-05-23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