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8959417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文化习俗改革是从婚俗改革开始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姻亲关系。……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十姓百世不通婚。

材料三   1999年12月20日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同时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行使管治澳门的权力,葡萄牙共和国结束统治澳门。


(1)根据材料一写出最早建立该制度的国家名称。写出该国家建立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次改革?此次改革中哪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是哪一构想的成功实践?
(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你对祖国统一与民族交融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这种行政管理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该朝代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民之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怎样的建议?这一建议被采纳后对儒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元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四: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4)根据材料四,朱元璋为了加强君权,在中央废除了哪一官职?

材料五: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内阁仍然是政府的中枢机构。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5)根据材料五,清朝雍正时期设置了哪一机构?
(6)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
2022-10-04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秦汉兴替】

材料一: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百代皆行秦政制。

——毛泽东

材料三:秦朝在中央实行三公制,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材料四:见下图。


材料五:见下面三幅图。

材料六: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敞……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材料七:见下面三幅图。


(1)根据材料一,说明秦的统一的意义。
(2)材料二中的“秦政制”,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的一项政治制度,并为后代所沿用实行。这是什么制度?
(3)根据材料三,说明郡县制在地方上的三级行政结构。
(4)秦朝建立了空前辽阔的大帝国,根据材料四,说明秦朝的疆域范围。
(5)根据材料五,说明秦朝为了巩固统一,所采取的三项措施的各自的意义。
(6)根据材料六,说明秦末爆发了什么起义?是哪一年?起义建立了什么政权?
(7)材料七是汉初的几位有作为的皇帝。他们为了稳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形势,采取了什么政策?请说出这项政策中的任两项内容。
(8)经过汉初几代统治者的努力,到汉景帝时期终于出现天下大治的局面,史称什么?
2019-09-27更新 | 10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国家治理

材料一   西周灭商后,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在平定了一次严重的叛乱后,西周王室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藩建卫”:西周的统治者把统治的权力、权威和责任委任给属国,属国反过来效忠中央政府并向中央政府纳贡,提供军事支持。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完成西周政治制度的相关表格。

制度名称

制度内容

制度影响

西周王室给予属国:
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
属国对周王的义务:
纳贡,提供军事支持。

材料二   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语书》是秦国南郡行政长官腾于公元前227年发布的一道行政命令,写道:“凡良吏明法律令……恶吏不明法律令,不知事,不廉洁,无以佐上,偷惰疾事(指推脱事务),易口舌(搬弄是非),不羞辱,轻恶言而易病人(侮辱别人),无公端之心……”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


(2)依据材料二,概括秦评判官吏优劣的标准。

材料三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琅琊刻石“颂秦德”:“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3)材料三中反映了秦始皇哪些功绩?

材料四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汉武帝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丞相,“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儒家学者董仲舒、公孙弘等都很受汉武帝赏识,公孙弘曾担任丞相并封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矣”。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二卷


(4)材料四反映了汉武帝的什么政策?该政策产生了哪些影响?
2023-01-04更新 | 1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