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题型:综合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243 题号:9297584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间,中国经济逐步发展,走过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风雨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表

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 转摘自部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78-2017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表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 397

133.6

1990年

7 662.1

686.3

2000年

24 915.8

2 253.4

2017年

109 331.7

13 432.4

—— 转摘自部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一个阶段,各行各业都涌现了无数时代的英雄和榜样。

材料四   ……2019年,我们将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节选自《习近平2019年新年贺词》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格中的数据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怎样的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国家采取了什么举措?这一举措实施后在工业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2)分析材料二的表格数据,你能说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吗?
(3)材料三中的人物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4)美国领导人声称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全是美国的功劳,甚至抛出美国“重建中国”论。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我国经济建设成就辉煌的主要原因以批驳美国的谬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强运动的倡导者
推动现代规划,主
要是为了使国家能
够抵御外来侵略、
镇压国内动荡,并
加强自己的权位。
他们从未梦想要把
中国锻造成一个新
式国家。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图1

图2近代工业兴起形势图

图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和交通分布图

(1)依据材料一图1概括“自强运动”失败的原因。图2中A企业的性质什么?B企业创办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2和图3所示重工业企业在地域分布上不同的原因。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年来在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得以持续的原因。
(3)“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百年来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的认识。
2021-04-27更新 | 262次组卷
综合题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西方各国不断向清政府提出筑路要求,此时清政府的态度是坚决且明确的:那就是无论是谁提出,一概不许。1867年中英修约交涉的讨论中,一些官员的态度就开始发生改变。1872年李鸿章在和丁日昌通信时指出:“俄人坚拒伊犁,我军万难远役,非开铁路,则新疆、甘陇无转运之法,即无战守之方”。到了八十年代清政府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相关事宜,并制定有关铁路的政策,使铁路成为清政府自强之策。至此,中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开始艰难起步。

——摘自蒋晓宇《历史地理视野下晚清铁路交通研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统治阶级对待铁路的态度呈现的变化。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后铁路分布图

1830年,利物浦一曼彻斯特铁路的通车营运,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此后,英国铁路拟建方案不断被议会批准,到1844年,铁路里程达2235英里;1852年,铁路里程达7736英里;1870年,铁路里程达15500英里。至此,英国很少再有远离铁路交通线的地方了。——张廷茂《英国铁路运输与工业革命进程》


(2)根据材料二,归纳英国铁路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期间为铁路运输解决动力问题的发明成果。

材料三:1952年修筑40多年未果的成渝铁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短短2年间建成通车,完成了四川人民修筑铁路的夙愿,逐渐打破四川城市因水而兴、沿江沿河分布的特点。成渝铁路修筑前,沿线物资全走水运,运量、运速大为受限,铁路通车后物资流向发生变化,开始打破四川大宗物资依赖川江水运的局面。铁路沿线物产丰富,尤其农副产品产量颇为可观,铁路通车后主要运输的物资除煤、化工产品、钢铁外,还有粮食、柑橘等农副产品。

——摘自冯兵、赵欣、韩英《因路而兴:成渝铁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四川城市变迁》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成渝铁路修建后对川渝地区产生的影响。并结合所学举例并说明一五计划期间国家为推动川渝地区发展所做的努力。
(4)综上,你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2023-06-10更新 | 141次组卷
综合题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3】劳动启迪智慧,劳动开创伟业,劳动成就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都江堰水利工程既做到了防洪,又对成都平原进行了灌溉。这是李冰利用岷江自有流向,采取既没筑坝,也未修闸的方式,实现了无坝引水;根据岷江来水量有限分水,即“四六分水”,既保证了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也保持了岷江仍然是一条奔腾的河流。

——摘编自王瑞芳著《人水和谐的典范——都江堰的当代价值与保护》

(1)根据材料一,指出都江堰的主要功能。都江堰的修建如何体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材料二: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和《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英两国在这两个历史时期重工业发展的共同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推动两国重工业发展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某班开展“最美劳动者”评选活动,以下是评选结果。

人物成就及影响
爱迪生为了解决漫漫黑夜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困扰,他通过数千次尝试,终于找到一种新材料,发明了白炽灯泡,将人类带入光明的世界。
詹天佑为打破近代以来外国人垄断修建中国铁路的局面,在修建京张铁路时,他精心勘测、设计、施工,实现了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的既定目标。京张铁路成为中国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袁隆平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他带领团队通过十多年的实验研究,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并不断攀登水稻产量的高峰,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

(3)请根据评选结果,归纳“最美劳动者”的入选条件。
(4)参照上述“最美劳动者”的入选条件,请你再推荐一位历史上的“最美劳动者”。(写出人名及其主要成就。)
2023-09-15更新 | 1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