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6 题号:9304806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的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材料一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岳麓版课标教材《历史》必修三

材料二   它促使了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试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九上《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宣言》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巨大的生产力,而且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个武器的人——现代工人阶级。现代工人阶级处于被奴役的最下层,又是大工业的产物,因而是现代社会中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们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并肩负着建设共产主义新世界的伟大历史使命。     

——摘编自九上《教师教学用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局面的出现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中的“它”是指哪一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它”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材料三中的《宣言》是指哪一历史文献?它的发表标志着哪一重大理论的诞生?
(4)综合上述探究,指出思想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真题 名校

【推荐1】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什么新兴阶级的出现?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鲁教版《中国历史》六上

(3)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结合秦汉两朝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对后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2018-08-10更新 | 178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家在争辩中相互吸收、渗透,发展了相互联结的一面。而这主要是由它们是同一族类的文化以及他们学说中都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所决定的。……政治主张泾渭分明的儒法两家,却在主张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和等级制问题上不谋而合。在人生理想和处事态度方面,儒、墨、法各执一端,却又都主张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摘自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


(1)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的主要特征。
(2)据材料二,分析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
(3)据材料三,说明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
(4)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2021-05-20更新 | 3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辉煌的时代,先秦诸子百家的论道与成就,就是那个时代智慧的结晶。这是一场历史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它留下了许多 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留下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至今仍然受益。

——摘编自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材料二 都江堰是中国水利史上与传统科技的缩影与典范。都江堰建成后,不断改善成都平原的生态环境,扩大灌溉效益,它把各组成部分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用自然规律巧妙控制和调动起来,为我们所用。它追求人与自然的一体、协调,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美学价值并最终成为重要的旅游胜地。都江堰,架起了连接古今科技文化智慧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桥梁,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进性和可持续性。

——摘编自李可可《从都江堰看水利如何重拾古代智慧》


(1)根据材料一,简述“跨世纪大辩论”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功能,说明这一工程体现的“先进性”和“可持续性”。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2022-04-13更新 | 4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