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人民政权的巩固 > 土地改革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7 题号:9455816
【富起来的农村】

材料一:……,……,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材料一的文件出自哪一事件?这一文件的颁布为什么能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2)材料二鼓励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有什么积极意义?
(3)材料三中的顺口溜是对我国农村哪一政策的直接描述?这一政策在农村取得了哪些明显效果?
(4)综合上述事件,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我国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初始工此化和防卫性跟代化的第一步,不仅包括了现代生产力和充五数生萨方式的引进,同时也催促了现代资水主义生产关系在中国大地上的生长,1949年革命的胜利带来了(现代化)发展模式的一次全面大转换,中国力图探索出一条非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979年以来,在国际国内出现巨大变化的形势下,进行了又一次独特的体制内模式转变,开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摘编自罗荣果《现代化新论》


(1)材料一中“全面大转换”时我国处于什么时期?”“独特的体制内模式”指的是什么?请概括1949年-1956年为实现“大转换”中国共产党进行的实践探索
材料二: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各个部门的投资比例表
行业工业文教卫生交通运输水利农林其他
所占的投资比例58%,其中轻重工业之间
比例约为1:7.9
7.4%19.2%7.6% 7.8%

(2)材料二反映了“一五计划”的什么特点?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成分变化表(%)
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19.11.5 0.771.85.9
1956年32.253.47.3 7.10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成分的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标志性的意义?
材料四:“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ofLaw),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法制文明的演进》


(4)请写出我国体现材料四中作者观点的根本政治制度的名称。这一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021-07-03更新 | 6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土地政策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不断变化着,发展农村生产力始终是党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核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

材料二:社员苦干两年,生产发展了,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农民纷纷要求入社,有的农民说:“不叫参加拥也要拥进去!”

材料三: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材料一反映的情况得益于中央政府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件?这一时期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材料一反映的这些可喜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新中国农村的这些可喜变化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和国家的工业化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3)材料二凸显出了社员组织起来的优越性,“组织起来”指何种形式?开始时,农民“入社”实行什么原则?农业合作化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入社”是在哪一年?
(4)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哪一政策?这一政策开始实施和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分别在哪一年?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三个历史时期实行不同的土地政策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以上三则材料反映的土地政策取得显著效果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023-08-22更新 | 2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初,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泪流满面(终于有自己的地了)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末,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

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一家家起早贪黑的,连过去沟边的荒地都种上了麦子、蔬菜……大包干在农村落下了“户口”,责任田成为农民的“救命田”。


(1)材料一农民如此激动是因为当时的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完成后农民地位有何变化?
(2)材料二中的“合作社”指什么?
(3)材料三指的是哪一重大农民运动?同时中国还掀起了什么重大运动?
(4)材料四中农民如此高的积极性归功于哪一农业政策的实行?
(5)从上述材料中我们获得怎样的经验与教训?
2021-07-27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