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 题号:9501316
中外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某些相似的地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思想光芒】
(1)阅读材料,完成表格。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材料三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材料四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

材料序号观点所属学派或相关事件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文化璀璨】
(2)概述下图中人物的成就。

【制度创新】
(3)指出图四、图五所呈现的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大变革,中华文化开始勃兴,古圣先贤纷纷著书立说,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各陈其说,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1)根据材料一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   某中学七年级(1)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了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争论起来。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钱。”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生活委员:“不过扔几张废纸而已,用不着过多地妄加干预,犯点小错误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他们会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的。”


(2)材料二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观点分别蕴含了诸子百家中哪三家学派的观点?战国时期哪一家的学说最受当时的统治者重视?为什么?

材料三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014年2月24日,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2020-10-13更新 | 6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后来很多人仍然用这个词语表达思想的活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


(1)《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将其思想整理而成的书。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说出材料一中孔子言论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说出一方面即可)

材料二: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2)请连线:把下列关于“诸子百家”中影响较大的学派与对应思想主张的连接起来。
墨家                           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儒家                           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制度
道家                         “兼爱”“非攻” 选贤任能;提倡节俭
法家                         “仁政”“民贵君轻” 主张“礼治”
(3)秦朝建立后,采用的是以上思想主张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治理国家?百家争鸣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2023-09-15更新 | 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传统文化】

【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材料一   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互相辩论,形成了学术繁荣的局面。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博大精深】

材料二   中国……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中西交融】

材料三   (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材料四   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力,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相封建思想文化展开了猛烈的抨击,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1)材料一中“学术繁荣的局面”指什么?当中的哪一种药方更对症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社会形势?
(2)材料二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事件的性质?
(4)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四中“中国的文艺复兴”对应的历史事件。
(5)20世纪,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哪两大思想理论成果?
2023-05-17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