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局部抗战时期 > 西安事变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8 题号:9785130
民族觉醒、民族团结、民族抗争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12月13日,《西安文化日报》刊载了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西安事变发生后,各种社会政治因素合力作用,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它的解决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的理由。

材料二   全国和第五战区轰轰烈烈的团结抗战局面,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就不会有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就连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他在台儿庄战役捷楗后的电报中说“此役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

——节选自:董助才《中共在台儿庄战役中的地位和作用》


(2)据材料二,请归纳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请说明台儿庄战役对民族觉醒和民族抗争的作用。

材料三   东北民众及未走之东北军组建抗日义勇军,仅1932年1月就袭击日占城市30多次。各地学生开展集会游行,宣传抗日。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抗战的分水岭,它发生后,各界人民纷纷募捐大批物品,慰劳抗战将士;800多万华侨平均每月捐款200多万元。

——摘编自李宏生主编《历史》


(3)据材料三,请概括中国民众抗击日本侵略的方式。材料中说“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抗战的分水岭”,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和平谈判或协商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经过多方面的努力,蒋介石最终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材料二


——摘自人教版八上教材


(1)材料一中的西安事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它的和平解决有何积极意义?
(2)材料二中,国共两党在“陪都”重庆达成了什么协定?
(3)周恩来在两次谈判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有哪些历史功绩?
(4)概括两次谈判的共同之处。并说说两次谈判对你有何启发?
2020-03-23更新 | 5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自出1924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1)为什么说中国革命由国共两党决定是从1924年开始的?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成就?

材料二   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1936年,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筑梦中国》(第一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哪些因素。(至少写出2点)

材料三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国民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现职。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3)材料三为1937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的《国共合作宣言》,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宣言的发表有何意义?

材料四   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回忆录》

材料五   整个华北地区,从晋西北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线。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


(4)材料四中李宗仁所说的“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什么事?材料五描述的是抗战时期的哪一场战役?
(5)根据材料四和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场战役的共同影响。
2021-12-19更新 | 12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材料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10月9日宣布,将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申遗的11组档案形成于1937—1948年间,均为记录大屠杀的第一手史料,其中包括了:①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6毫米摄影机及其胶片母片;②身中37刀的幸存者李秀英的证词;③南京市民罗瑾冒死保存的日军屠杀平民及奸淫妇女的照片;④中外人士的目击记述;⑤南京军事法庭调查罪证……

——黄金生《从中国记忆上升为人类记忆》


(1)依据材料一,写出《南京大屠杀档案》第一手史料形成的时段,并对材料中的史料进行归类,根据提示将其余四个史料的序号填入对应的横线上。
◆史料形成时段:               
◆史料归类:A.影像资料:①③;B.受害人证词:               ;C.目击者记述:               ;D.法庭调查证据:
(2)继2014年确立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后,我国又将《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申报《世界记忆名录》,这些做法有什么现实意义?

材料二   新闻纪实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明确要求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从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期间,抗战处于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部分华北和华中地区的中国军队的局部抗战阶段;从七七事变至日本递交无条件投降书期间,抗战处于全国抗战阶段,即“八年抗战”,把局部抗战与全国抗战联结起来,就是“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更加全面地概括了中国的抗战历史,进一步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行为……

——人民网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四年抗战”的起止时间,并列举该时期中国抗战史实两例。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之一是建立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由此你认为中国军民在抗战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
(5)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重大意义。
2021-03-13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