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70 题号:9844561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将全国分为数十个郡,郡下设县,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形成了一整套中央管理体系。


(1)依据材料,指出秦始皇管理地方的制度叫什么?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史书记载:汉初在沿用秦地方管理制度外,还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


(2)依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三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勤于政事,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为减少贫民卖身为奴婢,经常发放救济粮,减少赋税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他裁并郡县,精简官员。他统治其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


(3)材料三介绍了刘秀的哪些为政之策?刘秀创造的“建武盛世”的另外一个名号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书籍被烧毁,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二、三分别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书籍被烧毁”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历史事件,“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什么历史事件?
(3)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跟哪一位皇帝有关?为加强中央集权他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4)秦朝采取的这些措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2022-10-30更新 | 13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识读疆域图是培养历史空间能力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下面疆域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判断两幅疆域图所属的朝代。
(2)图一中在地方管理上废除了什么制度?实行了什么制度?
(3)图二中中央直接统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什么?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何重要意义?
(4)图二中的琉球是现在的什么地方?中央将其纳入版图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5)图二中山西属哪里管辖?请用一句话概括你对图二疆域图的认识。
2019-05-16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公元前207年,它就覆灭了。不过,尽管它的统治是如此的短命,它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烙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第一次大革命”指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深刻而持久的烙印”是哪一制度?为巩固统一、它在经济、文化上采取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023-12-06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