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世界地理 > 居民与聚落 >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 聚落与环境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题型: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4 题号:21993204
【中摩共建“一带一路"】2022年1月5日,摩洛哥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成为北非地区首个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的国家。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北非花园

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部,海岸线长,地形复杂。斜贯全境的阿特拉斯山脉阻挡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热浪的侵袭,常年气候宜人,赢得了“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还享有“北非花园”的美称。

摩洛哥位置示意图

(1)说出摩洛哥濒临的海域,并证明其享有“北非花园”美称的主要原因。
(2)说出摩洛哥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探究二传统民居

摩洛哥传统民居贝都因帐蓬通常是由松散编织的羊毛制成,白天的热量可以散发出去,同时将强烈的沙漠日光变成舒适的微光。当下雨时,这些松散的天然纤维会膨胀,足以应对罕见的沙漠降雨。

贝都因帐篷
(3)简析摩洛哥传统民居贝都因帐篷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探究三中摩合作

2022725日,中摩签署穆罕默德六世丹吉尔科技城项目投资协议,标志着中摩共建“一带一路”迈出实质性步伐。该项目旨在引进更多中国企业来摩投资,传授中方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在摩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两国经贸合作增添新的动力。

(4)简要说明中摩共建“一带一路”给摩洛哥带来的影响。
2024九年级·山西·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6]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我国某中学学生小明在暑期开展了名为“环游世界”的网络模拟旅游学习活动。通过上网收集、分析资料,逐步加深对世界各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认识。如图表示网络模拟旅游线路,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小明发现各区域传统民居的特点和自然环境有关,请将模拟旅游区域与右图中特色民居及气候条件对号入座。____——C地区——____
(2)小明发现各区域在人种、宗教和语言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请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模拟旅游区域主要信息
D地区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语言以____语为主,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石油资源丰富。
C地区居民以____人种为主,语言以本民族语言为主,宗教信仰以原始宗教为主,经济较落后。
B地区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语言以英语为主,主要信仰____教,经济发达。
(3)小明发现各区域都有一些特殊的地理现象,请解释原因。B地区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____;E地区水旱灾害频繁____
2023-06-15更新 | 44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持续,玲玲和同学们开启了一场“环游世界”网络模拟旅游探究活动,她们通过上网收集、资料分析,探究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下图表示网络模拟旅游线路。


学习主题1——探究自然环境与聚落的关系


(1)玲玲发现传统民居的特点和气候密切相关。据图信息判断,F地区对应的传统民居是______(填“甲”、“乙”或“丙”)。

学习主题2——探究地理现象与环境的关系


(2)玲玲发现各区域都有一些特殊的地理现象,请结合要求进行分析。
①A国多火山地震,从板块构造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
②B国所在大陆因很早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导致自然条件比较单一,生物进化缓慢,所以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老的物种,因此有______之称。
③E国水旱灾害频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同学们在C大洲模拟欣赏了动物大迁徙的壮观景象,下列符合周期性动物大迁徙的景观图是______
A.          B.
C.          D.

学习主题3——探究资源与经济的发展

玲玲发现C、D两地区的矿产资源丰富,但对本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C区域,依靠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D区域,依靠出口当地的能源矿产增加财政收入,很多国家成为富裕国家。
(3)请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C、D两区未来经济良好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任选其一作答。C区域:______。D区域:______
2023-06-30更新 | 22次组卷
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项目式学习】

项目主题   探究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项目背景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西省某中学地理社团开展了以“探究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下面是项目式学习内容。

任务一   收集信息

(1)分别说出窑洞和徽派传统民居所属的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区域间的界线。

任务二   分析探究

黄土高原窑洞

窑洞有的傍山而建、有的平地而箍、有的沉入地下,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地理风貌。窑洞是人们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及黄土的特性,挖洞造室而成,被称为绿色建筑,美观耐用,冬暖夏凉。

徽派传统民居

徽派传统民居房屋以砖、木、石为原料,木构架为主,屋顶为青瓦铺盖,有一定坡度。建筑分布集中,为防风、防火,在居宅两端墙顶砌筑有高出屋顶的马头墙。


(2)从窑洞和徽派传统民居中任选其一,说明其建筑特色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3)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特色不同,请归纳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任务三   成果展示

在项目式学习中,同学们制作了一些传统民居的模型(如下图),并计划在家长开放日举办作品展览活动。

(4)选择你最喜欢的传统民居,就其分布地区和建筑风格加以介绍。
(5)列举一例山西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景点。
2024-04-12更新 | 2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