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泊船瓜洲》中写道:“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见图1)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一水:指长江。

其实古代还有一个“瓜州”,在今天甘肃省(图2)酒泉市境内,叫做“瓜州县”,原名安西县。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图3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另外,瓜州县以盛产瓜果出名,早在唐代,就已使用“瓜州”这一名称。生产的“瓜州蜜瓜”有4个系列30多个品种,质脆汁多,香甜可口,清爽宜人,含糖量达14%-19%,是消暑止渴的佳品。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蜜瓜种植,种植面积已达8万多亩,产品远销国内多个省市及东南亚一些国家。




(1)根据所给图文资料。完成下表。
所在省区简称所属地势阶梯主要气候类型周边主要河流
瓜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瓜州________第二级阶梯________
(2)图1中,位于长江沿岸的省级行政中心有_________________。说出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________。(写出两点)
(3)根据图2和图3,说出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瓜州所在位置,联系当地气候特点,指出蜜瓜甜度高的主要原因。
2022-02-15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地理试题
2 . 【因地制宜谋发展】东营,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从这里入海,农田与油井交互辉映,构成了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浮桥,指用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搭建和拆除都很方便。为方便两岸交通,东营市境内的黄河上建有多座浮桥。小磊家住利和浮桥附近,他发现每年初春、夏季和初冬某些时段,因需要浮桥会被临时拆除。下图为东营市轮廓示意及利和浮桥景观。

材料二:东营市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是全省人均占有土地的2倍多。下图为东营市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示意图(注:受统计限制图中各数据之和不等于100%)。

材料三:位于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黄三角农高区)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第二个国家级农高区,总面积350平方公里。近些年,黄三角农高区在多个科研院所的带动下通过生态化利用和种业创新,正奋力打造新粮仓。东营市水产养殖业发达,水产品种类丰富,其中黄河口大闸蟹、东方对虾是该市地标产品。

(1)东营市位于黄河的____游河段,每年初春或初冬,黄河易发生____(填水文特征);夏季是黄河的汛期,水位____,浮桥临时拆除有利于泄洪。
(2)读东营市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说出东营市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至少答出两点)
(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为东营市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具体建议。(至少答出两点)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三次模拟地理试卷
3 . 东营,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从这里入海,农田与油井交互辉映,构成了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浮桥,指用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搭建和拆除都很方便。为方便两岸交通,东营境内的黄河上建有多座浮桥。小磊家住利和浮桥附近,他发现每年初春、夏季和初冬某些时段,因需要浮桥会被临时拆除。

材料二东营市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是全省人均占有土地的2倍多。东营市水产养殖业发达,水产品种类丰富,其中黄河口大闸蟹、东方对虾是本市地标产品。

材料三位于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黄三角农高区”)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第二个国家级农高区,总面积350平方公里。近些年,黄三角农高区在多个科研院所的带动下通过生态化利用和种业创新,正奋力打造“新粮仓”。

(1)从黄河水文特征角度,分析浮桥被临时拆除的原因。
(2)读东营市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图3),说出东营市的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特点。
(3)据图分析东营市发展水产养殖的有利条件。
(4)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为东营市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具体建议,并说明理由。
2024-05-21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中山市中山一中教育集团中考一模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1)聚落一词古代指村落,中国的《汉书·沟洫志》中记载道:“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这说明聚落的组成主要包括住宅。结合图17“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请你推测,古代的聚落分布地具有的特点有(至少答出三点)____________
(2)聚落是人的居住地,是人类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集聚定居的场所。现在聚落分成____聚落和____聚落两大类,读图2说出两类聚落的差异有__________ 。(提示:从房屋数量、道路特点等方面至少答出两点)。

材料2:某地地形模型(图3)及该地气候资料


(3)结合表,分析图3中甲、乙、丙三处聚落,你认为乡村聚落景观保存最完整的是____。最容易发展成为大城市的是____,你的理由是____。(至少两点)。
2020-12-18更新 | 265次组卷 | 5卷引用:必刷卷04-2021年中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广东专用)
5 . “澜湄合作”指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成员包括中国和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目标是建立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澜沧江起源于我国唐古拉山,奔腾在崇山峻岭之中,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资源。出云南后,始称湄公河,最后流入B_______海。
(2)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形成山河相间、_______的地形特点。
(3)澜湄合作因水而生,水资源是区域合作的优先方向之一。该区域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影响该地农业的常见气候灾害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
(4)交通是区域合作重要内容之一。中老铁路从中国到老挝首都万象。中老铁路未来还可直达世界重要海峡C_______
(5)中国已同多个湄公河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种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_______”。
2020-05-18更新 | 3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地理模拟试卷(二)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探究名称:撒哈拉以南非洲探究背景:成都市某中学的地理课堂上,张老师带领学生在学习本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指导大家探究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以及面临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探究资料: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长期的殖民统治,使这里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大洲,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同时本区也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地区,人们为了生存,出现了毁林开荒、开垦草原种植农作物或过度放牧现象,使土地肥力下降,沙漠面积不断扩大,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必须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以缓解人口、粮食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下面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图”和“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探究思考:
(1)学习一个区域首先要了解本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主要的地理事物。请根据你的观察,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大洋:A____;盆地:B____;沙漠:C____
(2)学会从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等认识一个区域的气候特征。请结合图,根据你的观察,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特点是____
(3)张老师先指导大家思考并探讨河流的流量与所流经地区降水量之间的关系。依据讨论结果推断,图中四条河流中,流量最大的是____
(4)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又被称为“贫困的大陆”。请你根据探究资料,简述其称为“贫困的大陆”的原因。
(5)针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请你献计献策。____(任答两点即可)
2022-09-20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毕业班诊断考试地理试题
7 . 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消息、12月6日连接西安和成都的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管,西安至成都最快只需3小时11分,比目前节省10个多小时,实现了吃货们中年西安吃泡馍下午成都吃火锅的梦想.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西成高铁全线位于我国第   阶梯,自北向南依次穿越我国两大地形区是              西成高铁陕西段工程以桥隧为主,桥梁127 公里/48 座,隧道189 公里/34 座,据图说出该铁路线穿越了我国著名的   山脉。该山脉分布区域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草地   B.林地   C.耕地     D.工业用地
(2)四川气候具有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的特点,形成该气候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人口 C.河流   D.工业
(3 )西成高铁沿线受地形地势影响易发生   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   季节。
(4)西安著名小吃之一羊肉泡馍深受全国各地游客的喜爱,能够反映该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   。
( 5)西成高铁地质条件极为复杂,虽对交通建设极为不利,但在我国先进技术水平发展下该铁路线成为国内在建的、具有山区特点的高标准现代化铁路说明了   对交通线路的选择和修建具有较大的影响,但也体现了人类具有适度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
8 . 读东北林区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因林而建】

在祖国的东北部,分布着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东北林区,这里拥有丰富的木材资源,古时人迹罕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开发这里的森林资源,国家成立了许多林业局,并从各地抽调职工和军人,开山辟林。渐渐地,这里的城镇出现了,原始大地走入了现代。下图为东北地区地形图和伊春市气候资料

图和东北林区民居景观图。

(1)东北林区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附近。结合东北地区的位置和气候资料图,简要分析古时这里人迹罕至的原因____
(2)上图中的房屋是林区建设初期的民居,这些房屋具有墙厚、窗小、屋顶坡度大等特点,且与多数砖砌院墙不同,东北林区的院墙常用木板制成,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当地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因林而兴】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东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指的就是东北木材外运。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的国有林区累计生产木材10多亿立方米,占据全国国有商品材产量的半壁江山,森林为东北地区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3)伊春市被称为“祖国林都”,除了直接出售木材以外,举例说出伊春市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提高木材附加值。

【因林而衰】

一木独大是曾经东北地区林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这里长期重采伐、轻培育,造成可采森林资源枯竭,森林生态功能减弱,20世纪80年代末,东北林区出现了两危”——资源危机、经济危困,林区发展将何去何从?

(4)分析20世纪80年代末东北林区出现“两危”的原因____

【因林而转】

2016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伊春市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等一系列科学论断。

(5)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请你为东北林区的转型与发展建言献策。
2024-04-24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模拟地理试题
9 . 从图中获取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学会描述地理事物的现象和特征,是学习国家地理的重要方法。水稻生长需要极高的热量和充足的水分;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图1为印度地形图,图2为沿78°E的印度地形剖面图,图3为印度降水量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图1,写出图2中序号对应的地形区名称
____________
(2)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判断正误,对的打“正确”,错的打“错误”。
①从纬度位置看,印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
②印度的年降水量沿北回归线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
③印度水稻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据图16可知此时正值水稻收获期。(     )
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1/2的业务。其中,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
(3)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被形象地称为____,说出印度发展该产业的优势条件____
(4)图为印度部分农作物分布图,读图推测三城市中最有利于发展成为棉纺织工业中心的是____(城市),分析原因____
(提示:从资源、交通等方面)。
10 . 下图分别是“我国四大分区图”和“人民币景观图”。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区域景观特征】

地理区域指一个比较独立的地理地形区,中国四大区域: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形区域。

(1)20元人民币背面反映的是我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____族所在地的景观
(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与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②——远看成山,近看是川
C.③——小桥流水人家D.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农业特征】

四大地理区域的农业类型分别以河谷农业、灌溉农业、旱作农业、水田农业为主,农业类型不同,所种植的农作物也有所不同。

(3)图中①、②、③、④四大区域,以河谷农业为主的是____地区(填数字),该区最具代表性的农作物是____

【自然景观特征】

四大地理区域的河流分为内流河和外流河,外流河主要注入周边的海洋,分别是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距海远近的不同,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同时也影响了地表植被的变化。

(4)图中①所在区域有我国唯一流向北冰洋的河流是____河;该区域从东到西、植被变化为森林,____ ,荒漠草原,荒漠。
(5)郑州市所在的地理区域是____(填序号),由于____季风活动异常、2021年7月郑州市连遭暴雨袭击,受灾严重。
2023-10-03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重组卷01-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精选真题重组卷(河南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