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9 道试题
1 . 福建省平潭县位于海岛上,台风活动频繁。石厝是当地的传统民居,房顶的瓦片都用石头压着,成为当地一种文化符号。读石厝景观图,完成下题。

石厝房顶用石头压住瓦片的主要目的是(     
A.防大风吹落瓦片B.使房屋更加美观
C.使屋顶更加轻盈D.吸引游客来参观
2024-05-2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技巧-2024年中考地理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2 . 日本白川乡坐落在海拔较高的山地中,是日本有名的“豪雪地带”,这里有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合掌造”建筑村落。“合掌造”以木造建筑,屋顶以茅草覆盖,又厚又陡,呈人字型,如双手合十一般,因此得名。如图为“日本简图”、“‘合掌造’景观图”和“白川乡气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合掌造”以木材、茅草等材料建造,造型呈人字形,主要是因为日本多(     
A.地震B.洪涝C.寒潮D.泥石流
2.“合掌造”屋顶呈人字型,利于(     
A.房屋稳定B.防火防潮
C.屋内采光D.排水和积雪滑落
3.日本海沿岸豪雪带年均降雪量在400毫米以上,其原因最主要是(     
A.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B.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
C.位于北寒带地区D.海岸线蜿蜒曲折
2024-05-19更新 | 50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九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3 . 在我国长白山深处有一处古村群落——锦江木屋村,这里漫山皑皑白雪,古树参天,是东北地区仅存一处传承性的满族木屋群,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被保护最好的木屋群落,被称为长白山脚下的“国宝”。读锦江木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传统民居以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说明该区域(     
A.气候湿热B.蛀虫较少C.森林茂密D.木材坚硬
2.木屋屋顶坡度较陡的主要原因是有利于(     
A.夏季获取光热B.秋季晾晒谷物C.冬季阻挡冷风D.积雪自然滑落

4 . 徽州古城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始建于秦朝,南宋至元朝频繁修城,其整体位于江南丘陵一块盆地中,周围群山环绕。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徽州地区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较高。其是徽商的发源地,明清时期,徽商发展逐渐壮大,当地人们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与区外发展商贸。图左为徽州古城图,图右为古徽州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徽州古城相映衬的地方建筑景观是(     
A.蒙古包B.土楼C.竹楼D.马头墙
2.明清时期,当地徽商对外贸易联系紧密的地区是(     
A.江浙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南地区
3.在早期贸易中,流向古徽州地区最多的商品可能是(     
A.笔墨B.丝绸C.粮食D.陶瓷
5 . 阅读图“亚洲人口密度示意图”,回答问题.

(1)亚洲人口分布不均。从方位来看,主要分布在亚洲的____;从海陆位置看,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从纬度位置看,主要分布在____纬度。这些区域地形平坦,水热充足,____发展较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人口。
(2)甲地区人口密度在____人以下,主要原因是____
(3)亚洲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居民生活的方式不同,下列适应北亚地区生活环境的是____。
A.B.
C.D.
2024-05-13更新 | 60次组卷 | 4卷引用:暑假作业01 亚洲的位置与范围-【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七年级地理暑假培优练(人教版)

6 . 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自然环境差异明显。下左图为“亚洲南部三大半岛示意图”,右图为“丙半岛某地不同季节景观对比”。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个半岛共同的特点是(     
A.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丰沛
B.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
C.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众多
D.人口稠密,黄色人种为主
2.甲、乙、丙三个半岛对应的亚洲分区分别是(     
A.东亚-中亚-西亚B.西亚-南亚-东南亚
C.西亚-南亚-东亚D.西亚-中亚-东南亚
3.图中民居建筑的特点是房屋下面离地面两米以上用原木支撑,主要是预防(     
①野生动物侵袭②寒潮、霜冻③潮湿、渍涝④地震、滑坡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 . 刺绣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读刺绣作品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民居景观反映的自然特征是(     
A.沟壑纵横,降水较少B.地形崎岖,排水不畅
C.地势低平,河湖众多D.山河相间,降水稀少
2.刺绣作品图示民居应分布在(     
A.塔里木盆地B.长江三角洲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
3.图示地区代表性的“美食”为(     
A.花馍B.烤馕C.粽子D.酥油茶
2024-05-07更新 | 3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分类汇编 专题6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8 . 图1示意某岛屿地形和聚落分布,图2示意该岛屿某地气候资料,过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岛屿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半球.地处五带中的____带、图中A地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2)该岛地形地势特点是____
(3)该岛聚落的主要分布特点是____
(4)岛上多橄榄树,该树叶面有油质层,叶厚.能较好地适应这里夏季____的气候特征。从全球看.图2气候类型最典型的分布区位于____

9 . 高脚屋是东南亚原住居民的房屋(如图所示),一般墙体单薄、窗户大、屋顶坡面长且陡,建筑材料多为竹木,上层住人,下层多堆放杂物,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高脚屋墙体单薄、窗户大、屋顶坡面长且陡,适应的自然环境是(     
A.高温多雨B.炎热少雨C.温暖潮湿D.寒冷干燥
2.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热带经济作物产地之一,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处热带地区,水热充足B.种植历史悠久,产量较低
C.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干旱D.农作物产量大,价格较高
2024-05-01更新 | 39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东丽区华新共同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图1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大地理区域),图2为传统民居素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读地图、知位置】

(1)图中丁所代表的区域名称是____,确定丁地区与其它三个地区之间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
(2)甲、乙两个区域的分界线是A____——B____一线,此界线与我国1月____℃等温线经过的地方基本吻合。

【找差异、探原因】

(3)我国的传统民居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区域特色,是各地劳动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杰作。图2中①和②所代表的传统民居分别位于甲、乙、丙、丁中的____地区和____地区。
(4)有位同学想要品尝正宗的过桥米线,参与“三月三”歌节、泼水节等民族节日,这位同学应去甲、乙、丙、丁中的____地区。
(5)导致图1中③④⑤三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6)丙和丁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丙地区重要的畜牧基地有内蒙古草原、河西走廊、____;丁地区以高寒草场为主,其优良畜种有____

【同命运、共发展】

(7)华北地区和丙地区缺水严重,国家为缓解这一现象,建设了____工程。
(8)将丙地区西部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输送到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优先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