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9 道试题
2023七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1 . 澳大利亚的库伯佩迪镇是一座地下小镇,其民居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读澳大利亚气候图和地下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澳大利亚气候特点分析正确的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B.气候类型呈东西对称分布
C.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大陆边缘D.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下列关于澳大利亚地下住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地下住宅易开挖,成本低B.土地资源匮乏,向下扩大用地
C.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地下住宅较为凉爽D.有利于存储雨水,利于生产
2023-09-26更新 | 272次组卷 | 6卷引用:周测13 澳大利亚
2 . 下图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亚民居厚墙加小窗,防寒风又保暖B.东南亚竹楼架高结构,通风散热防潮
C.窑洞凿洞而建,省材省料,冬暖夏凉D.北极冰屋雪砖垒砌,密封防寒风保暖
2022-08-09更新 | 605次组卷 | 15卷引用:真题卷-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湘教版)
3 . 四川省宜宾市以其丰富的竹资源、发达的竹产业,成为“竹经济”强市。下图为四川省地形图、宜宾市气候统计图及竹子习性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喜欢温暖潮湿、排水良好的环境。我生长速度快,浑身是宝,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用我制成的产品绿色环保。


(1)简析宜宾竹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2)竹子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请列举两种常见的竹制品。

2021年5月,世界首例钢竹混合结构建筑体——宜宾国际竹产品交易中心(下图)正式投入使用,它是世界上以竹为主材的最大建筑。



(3)有人认为“该建筑以竹为主材优势明显”。请为此观点提供证据。
(4)请为宜宾设计一句带有竹元素的宣传语。
2023-07-06更新 | 76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中考地理真题
4 . 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差异很大,聚落的形态也各不相同,一些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地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某学校地理社团开展了“自然环境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关系”为主题的探究学习。请你跟着他们的探究过程,完成题目要求。
探究过程

探究一 水源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1)从水源角度分析,图1中A、B、C三个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三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较大聚落的是____,说明其原因____
(2)据图分析,图2聚落成条带状分布的原因____

探究二 地形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3)从地形角度分析,图1中A、B、C三个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
(4)图3、图4分别为我国华北平原、云贵高原部分地区聚落分布景观图。属于山地地区聚落分布的是图____,请从地形角度分析该地区很难形成大面积团块状聚落的原因____

探究三 气候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5)气候对聚落的建筑影响明显。图5、图6分别是东南亚地区的高脚屋和因纽特人居住的冰屋。高脚屋是适应当地气候____的特点,冰屋主要适应当地气候____的特点。

成果展示

(6)探究可知,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自然环境主要通过____________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5 .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回答下列小题。



1.甲地建筑物特点和密度,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     
A.多平顶房,以大型聚落为主B.多平顶房,聚落密度小
C.多斜顶房,以中小型聚落为主D.多斜顶房,聚落密度大
2.关于甲乙丙三地农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地农业规模差异的原因是降水量差异
B.甲地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光热条件不足
C.丙地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引黄河水灌溉方便
D.甲乙丙三地的共同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冬小麦
2022-10-05更新 | 31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内蒙古包头外国语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四)地理试题
6 . 在平原地区规模较大聚落的分布形态多为(     
A.点状B.团块状C.环状D.条带状
2023-07-11更新 | 26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地理真题

7 . 意大利阿尔贝罗贝洛分布着1000多座圆锥石顶屋建筑,这种建筑由附近采集的石灰石块直接堆砌而成,撑起圆锥形屋顶,门窗小而少,石墙厚(墙体内填充泥土、稻秆、麦秸),屋顶高,许多屋顶有十字架。图为意大利圆锥石顶屋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许多屋顶有十字架,推测当地居民信奉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B.犹太教C.佛教D.基督教
2.石屋屋顶呈圆锥形设计是因为(     
A.水多风大B.原材料丰富C.昼夜温差小D.终年炎热

8 . 图中所示的船型屋是海南省黎族和苗族古老的民居形式,是他们祖先智慧的结晶。“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被称为黎族精神家园的守望者,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修建船型屋的建筑材料和房屋结构反映出所在地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B.炎热多雨C.寒冷干燥D.交通不便
2.这种民族色彩浓厚的古老民居所形成的聚落形态是(     
A.乡村聚落B.城市聚落C.集镇聚落D.特大型城市聚落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2022年11月15日,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指出:全球人口达到80亿,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8亿。联合国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增长较高的国家有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美国、乌干达和印度尼西亚。

材料二:“世界人口分布图”(图1)及相关图文资料(图2)。


图说现象:


(1)读图1世界人口分布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总体来看分布不均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洲的东部和南部、______洲、北美洲东部地区。

总结规律:


(2)分析图2,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形);从纬度位置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纬度地区。从南北半球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半球。

分析应用:


(3)图1中A、B两地同在北回归线附近,但人口密度差异大,应用你学过的地理规律,简单分析自然原因。
(4)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联合国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主要是______(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请你说一说人口过多会带来哪些问题______
(5)南美洲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在北部D地区人口稀疏。有人建议将东部人口大量迁移到D地区,实现南美洲人口均匀分布。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原因。
(6)传统聚落的结构、形态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根据自然环境与传统聚落的相关性,图1中C地东南亚地区的民居通常是双层结构,下层架空上层住人(如下图所示),简要说明该地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0 . 下图示意古代四大文明发祥地分布及某地宗教建筑物图,阅读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为古代四大文明发祥地,总结四大文明发祥地具有哪些共同的自然条件。
(2)四大文明发祥地中,现在________地居民以黄种人为主,现在甲地的居民通用_______语言。
(3)图中左上所示①地传统民居有什么特色?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2022-11-05更新 | 30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