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9 道试题

1 . 云南怒江怒族人当地的传统民居为千脚落地屋。当地森林丰富,就地取材,在斜坡或靠山处树立几十根木桩,支撑整个房屋。图为千脚落地屋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千脚落地屋位于(     
A.气候湿热的山区B.温暖湿润的平原C.炎热干旱的盆地D.寒冷干燥的高原
2.千脚落地屋采用“千脚”设计是为了(     
①通风散热,防洪防潮②利用地形,房屋稳固③就地取材,节省成本④结构简单,工艺先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当地人主要集中于每年12月到次年1月建房,原因是(     
A.白昼较长,时间充足B.气温较高,利于施工
C.地形崎岖,森林广布D.降水较少,便于打桩

2 . “蜂巢屋”是叙利亚阿勒颇地区的传统民居,具有圆锥形屋顶,除石质基底外,全用土坯堆砌而成,墙体厚达80厘米。房屋除一道拱形大门外,没有一扇窗户。这种建筑特征与当地气候相适应。阿勒颇城市内有30%以上的建筑都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但在战争中,许多建筑被毁。目前,叙利亚正着手古迹的恢复与保护工作。下图为叙利亚相关图像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蜂巢屋”的建筑特点与当地气候相适应对应正确的是(     
A.墙体厚实--隔热保温,防风防沙B.拱形大门--防止雨水的浸泡
C.圆锥形屋顶--利于夏季排泄雨水D.石质基底--防御冬季的严寒
2.据图判断当地人们信仰的宗教是(     
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道教
3.叙利亚开展古迹的恢复与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是(     
A.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经济B.有利于今后进行仿造
C.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D.延续历史,传承文化
2022-02-01更新 | 704次组卷 | 14卷引用:辽宁省东港市2021年初中毕业生网上阅卷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3 . 读下列四幅建筑景观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1.代表伊斯兰教建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属于热带传统民居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1-07-05更新 | 1027次组卷 | 27卷引用:专题06 民居与聚落、专题07 发展与合作-三年(2019-2021)中考真题地理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司莫拉佤族材,依山而建,梯田、茶园、湿地、竹海、涌泉合理布局,是一个完整保存了佤族文化的原生态古寨。

材料二图1为腾冲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为云南省海拔与交通线简图,图3为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聚落景观图。



(1)腾冲市的1月平均气温约为____℃,月平均降水量不到50mm,而7月平均气温不高于22℃,全年降水量超过100mm的月份有____个月,这里属____气候,具有____________的气候特征。
(2)云南省腾冲市夏季主要盛行____(风向)季风,湿润水汽主要来自____洋。
(3)司莫拉佤族村是夏季避暑的适宜地区,主要原因是____
(4)通过观察腾冲市清水乡聚落原生态景观图(图3),可看到这里的民居屋顶坡度____(大或小),多茅草。你能说出该地民居呈现这种特征的原因吗?______________
(5)描述流经云南省河流的水文特征。(答一点即可)
2022-09-15更新 | 333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南方地区山清水秀,河湖密布,物产富饶。读下图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A________盆地B______
(2)南方地区气候湿热,耕地类型多为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
(3)人们常用“四季无寒暑”来描述C地形区的气候特点。根据图中信息分析,C地形区冬季温暖的原因是(     
①纬度较低   ②蒸发量大   ③北部有高山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④降水稀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茶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饮品之一,南方地区盛产的黄山毛峰、庐山云雾、武夷岩茶等名茶全国驰名。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南方地区名茶产区的优势自然条件有_____
①气候温暖       ② 空气湿度大       ③干旱少雨        ④地势平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5)观察下列传统民居建筑特点,其中不属于南方地区典型民居的是(     
A.B.C.D.
2022-02-09更新 | 683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油田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世界各地气候复杂多样,却又有一定的规律。下图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及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下表为乙地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统计数据,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表:乙地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

月份1

2

3

4567

8

9

10

11

12
气温(℃)

4.5

5

8

14

1923

27

26

24

17

13

6.5
降水量(mm)

43

65

80

100

125155

137

145

165

63

50

32.5
(1)甲地被____(纬线)穿过,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读甲地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可以归纳甲地的气候特征为____
(2)从表可以看出,乙地最热月为____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____℃,7月降水量为____毫米。
(3)根据表中数据,将图中乙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补充完整。
(4)从表中、乙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乙地的气候特征为____
(5)甲、乙两地相比,年平均气温更高的是地,影响两地气温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
(6)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照片①中展示的民居具有密封性好、保暖防寒的特征,最可能出现在甲、乙、丙三地中的____地,判断依据是________(答两点)。
2022-09-20更新 | 349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1-12八年级上·广东·期中
7 . 下图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A.炎热干旱的沙漠B.终年严寒的地区
C.炎热多雨的气候D.地势高峻的高原
2022-06-18更新 | 324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七上期末统考文综地理试卷

8 . “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鄂伦春族的传统民居是便于搭盖的“斜仁柱”。用天然树枝搭建,外面夏季用桦树皮和树叶覆盖,冬季则加以兽皮。图为东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图及“斜仁柱”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鄂伦春族对应左图中的(     
A.①少数民族B.②少数民族C.③少数民族D.④少数民族
2.“斜仁柱”与当地环境及生产生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树枝搭建,就地取材②顶部开口,便于储水③结构简单,便于搬迁④兽皮覆盖,利于散热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根据材料推断鄂伦春族历史上的传统生产方式主要是(     
A.捕鱼B.农耕C.游牧D.游猎

9 .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歌曲,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一幅幅壮丽山河的画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峰是指(     
A.天山B.阿尔卑斯山C.青藏高原D.珠穆朗玛峰
2.“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列河流位于亚洲的是(     
A.亚马孙河B.莱茵河C.湄公河D.密西西比河
3.东南亚地区的高架屋,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主要是为适应哪种气候环境特征(     
A.寒冷干燥B.炎热多雨C.炎热干燥D.阴冷潮湿
2024-03-19更新 | 263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10 . 图1示意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图2示意部分地区气候资料,图3示意世界某两地传统民居,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A地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其对应的气候资料为图2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
(2)图2中①地气候特征是夏季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__________岸。
(3)图2中②、③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
(4)图1中B、C两地传统民居分别对应图3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地人口密度都较_________,请任选一地说明原因__________
(5)近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为了应对全球变暖,我国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美丽中国。做为一名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__________(提出一条可行建议)。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