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2 道试题

1 . 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读欧洲传统民居墙壁厚度的变化规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欧洲传统民居墙体厚度由西向东的变化规律及原因是(     
A.墙体变薄,降水减少B.墙体变薄,温差变小
C.墙体变厚,降水增加D.墙体变厚,温差变大
2.图中墙壁厚度变化规律,反映了欧洲自西向东(     
A.所处的纬度越来越高B.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
C.所处的纬度越来越低D.气候的海洋性越来越强
2024-03-06更新 | 120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受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历史等因素综合影响。

(1)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角度分析人口稠密地区分布的共同点。

【聚落与自然环境】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房屋在用材、房顶坡度、墙壁厚度、窗户大小和形态等方面,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

(2)分析西亚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聚落发展与保护】萨那古城位于西亚地区,历史悠久,处在从印度洋经苏伊士运河到达地中海的咽喉地带,隔红海和曼德海峡与非洲相望。其老城区1986年就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古城的楼堂屋宇用石头垒砌而成,石墙上雕刻着精美图案和花纹,窗户上半部为圆拱形,镶嵌着彩色玻璃。清晰可辨的住宅塔楼、挺拔的宣礼尖塔,掩映在周围的群山中,组合成完美的整体,宛若仙境。

(3)根据资料说出文中体现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信息。
(4)请你为珍惜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献计献策。
3 . 【中摩共建“一带一路"】2022年1月5日,摩洛哥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成为北非地区首个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的国家。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北非花园

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部,海岸线长,地形复杂。斜贯全境的阿特拉斯山脉阻挡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热浪的侵袭,常年气候宜人,赢得了“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还享有“北非花园”的美称。

摩洛哥位置示意图

(1)说出摩洛哥濒临的海域,并证明其享有“北非花园”美称的主要原因。
(2)说出摩洛哥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探究二传统民居

摩洛哥传统民居贝都因帐蓬通常是由松散编织的羊毛制成,白天的热量可以散发出去,同时将强烈的沙漠日光变成舒适的微光。当下雨时,这些松散的天然纤维会膨胀,足以应对罕见的沙漠降雨。

贝都因帐篷
(3)简析摩洛哥传统民居贝都因帐篷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探究三中摩合作

2022725日,中摩签署穆罕默德六世丹吉尔科技城项目投资协议,标志着中摩共建“一带一路”迈出实质性步伐。该项目旨在引进更多中国企业来摩投资,传授中方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在摩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两国经贸合作增添新的动力。

(4)简要说明中摩共建“一带一路”给摩洛哥带来的影响。
2024-03-01更新 | 304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地理模拟卷(山西专用)
4 . 聚焦区域。

2023年10月7日巴以冲突战火重燃,世界的目光又重新聚焦到这里。小明一家正准备搭乘从上海启航的游轮环游世界,受到冲突影响,不得不重新规划路线。图16为预定航行路线示意和冲突地区的气候与传统民居。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游轮预定路线是从中国上海出发依次经过太平洋、A________洋、B______运河、地中海、C_______洋、D________运河、E______洋回到上海,环球一周。
(2)规划路线时,小明打算到B地参观,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当地人主要以_______色人种为主,主要使用________语,人们多信仰________教,其宗教建筑为_________。根据发展水平来看,卡塔尔和周边国家大多属于________(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3)读冲突地区的气候与传统民居图,请分析当地的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冲突发生后,游轮不得不改变路线,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航行。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样改变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4-03-01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5 . 读“北京市二环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市的二环路呈“凸”字形分布的原因是(     
A.地形因素B.地价因素C.气候因素D.历史因素
2.北京的传统民居是(     
A.土楼B.骑楼C.吊脚楼D.四合院

6 . 四合院承载着北京的传统文化,但目前许多四合院面临年久失修、卫生条件差等问题。结合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合院多见于我国(     
A.南方地区B.青藏地区C.北方地区D.西北地区
2.四合院的主要特点有(     
①庭院方正,采光条件好
②修筑院墙,有利于挡风避寒
③多平顶,利于积雪留存
④以竹为主要建材,夏季凉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关于“四合院拆除还是保护”,正确的做法是(     
A.拆除四合院,建设现代化宜居建筑B.保护四合院,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
C.拆除四合院,打造开放式街心工业D.保护四合院,完整保留其原有面貌

7 . 地坑院(见下图)是窑洞民居的一种特殊形态,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方形深坑,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院中多会栽植一颗高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符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是(     
A.地处西北内陆,降水较多B.地势起伏大,森林密布
C.气温年较差小,冬暖夏凉D.黄土广布,土层深厚
2.该地可能位于(     
A.吉B.晋C.新D.赣
3.地坑院中栽植高树的主要作用是(     
A.挡风B.遮阳C.环保D.警示
8 . 读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受到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其中界线③经过____山、____山和____山;界线④的主导因素是____
(2)图2中所示的四幅气候类型图,属于图1中A区域的是____,属于C区域的是____
(3)区域A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____,区域C的传统民居的特点是____,区域B的传统交通运输以____为主。
(4)从甲到乙,农作物的熟制变化规律是____
(5)由丁到丙降水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9 . 小明在寒假期间跟随杂志社开展了一场“探寻世界文明”之旅。读 “小明旅行地点分布图和乞拉朋齐多雨原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小明乘飞机到达埃及后,他了解到埃及北部沿海属于____气候,寒假期间多____(降雨/晴天)。
(2)从埃及向东前进,跨过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____运河,最终到达沙特阿拉伯。

第二站:沙特阿拉伯

(3)小明在沙特阿拉伯游玩时,恰逢当地居民在举行宗教活动,该地居民大多信仰____教。
(4)小明参观了前沙特阿拉伯王国古都遗址,其中部分建筑使用泥、石、干椰枣树叶和树干建造而成,墙厚窗小。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当地气候特征是____

第三站:印度

(5)小明最后一站乘邮轮到达印度,印度大部分位于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跨地球五带中的热带和____
(6)小明旅行的终点站是被称为“世界雨极”的乞拉朋齐小镇,乞拉朋齐降水丰富的原因是①____,②____
2024-02-08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10 . 下图为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地中(     
A.甲地——年降水量约1000mmB.丙地——降水均匀
C.乙地——气温年较差大于20℃D.丁地——雨热同期
2.乙地气候特征是(     
A.冬冷夏热,降水主要集中夏季B.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与丁地气候相适应的传统民居是(     
A.陕西窑洞B.安徽宏村的徽派建筑C.北京四合院D.因纽特人的冰屋
2024-02-08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