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9 道试题

1 . 聚落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其房屋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无不深深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茅草屋是非洲典型的民居,一般用树枝、木棍构架,房顶铺茅草。高脚屋是东南亚原住居民的房屋,多为竹木材料双层结构,上层住人,下层存放杂物,屋顶坡面长且陡。结合下列图形,完成下列小题。

1.非洲草原的房屋建筑充分考虑了(     
A.地震灾害B.寒潮灾害C.风沙灾害D.就地取材
2.东南亚的“高脚屋”反映了当地什么样的气候环境(     
A.湿热B.干旱C.寒冷D.温和
2024-01-24更新 | 42次组卷 | 4卷引用:10.2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粤人版)
2 . 【自然环境对人口和聚落的影响】人口分布于聚落,聚落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包括聚落分布、聚落形态、聚落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识这些关系,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处理人地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受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历史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1)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角度分析人口稠密地区分布的共同点。

探究二聚落与自然环境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房屋在用材、房顶坡度、墙壁厚度、窗户大小和形态等方面,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

(2)分析西亚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探究三聚落发展与保护

萨那古城位于西亚地区,历史悠久,处在从印度洋经苏伊士运河到达地中海的咽喉地带,隔红海和曼德海峡与非洲相望。其老城区1986年就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古城的楼堂屋宇用石头垒砌而成,石墙上雕刻着精美图案和花纹,窗户上半部为圆拱形,镶嵌着彩色玻璃。清晰可辨的住宅塔楼、挺拔的宣礼尖塔,掩映在周围的群山中,组合成完美的整体,宛若仙境。

(3)根据资料说出文中体现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信息。
(4)请你为珍惜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献计献策。
2024-01-23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九章 认识地区(单元检测卷)-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晋教版)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马达加斯加地处非洲东南部,是旅人蕉的原产地。旅人蕉喜终年湿热的气候,由于叶鞘能贮存大量液体,能为人们提供水源而得名。当地东部沿海居民使用旅人蕉和竹子搭建传统民居,房屋都建在木桩上,与地面隔离,房顶坡度很大。图2为当地传统民居图。

(1)马达加斯加岛位于____洋中,该岛____(东/西)侧降水多,其影响因素是____因素。
(2)根据旅人蕉的生长习性,推断其可能会生长在马达加斯加岛的____(甲地/乙地)。
(3)根据材料,请分析说出该传统民居的特征与当地气候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从建筑原料、屋顶坡度等方面回答)
2024-01-22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6.2 非洲(分层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

4 . 草屋是埃塞俄比亚传统部落特色房屋,整体采用竹子和芭蕉叶编织而成,借助高大的竹竿架起,外面再覆盖一层防雨的竹叶,建成后形如一头大象,故又称“象屋”。“象屋”必须在干燥季节建造,由于白蚁的侵蚀以及潮湿地面的腐蚀,“象屋”每隔3年就要修整一次。读“象屋”景观图及当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建造“象屋”要避开的月份是(     
A.13B.46C.79D.1012
2.“象屋”每隔3年就要修整一次的原因是(     
A.生物蚕食严重B.洪水侵袭频发
C.风力侵蚀严重D.人为磨损严重
2024-01-22更新 | 474次组卷 | 18卷引用:7.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层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商务星球版)
6 . 某旅行者在图1所示地区旅游,发现甲地分布着以泥土混合茅草盖成、圆形墙体厚达80厘米的“蜂巢屋”(图2)。当地居民说:“土塔每半年便要修补一次,不然会溶掉。” 蜂巢屋圆形墙体建成“厚达80厘米”的主要目的是(     
   
①隔热,降低夏季室内温度 ②御寒,抵御冬季严寒 ③防潮,保持夏季屋内干燥 ④加固,抵御雨水侵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 . 北非地区气候干燥,民居墙体相对厚实,东南亚民居与北非民居风格不同(见下图),这说明(     
A.民居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有着密切联系B.两地区居民的审美观念不同
C.两地区的风俗习惯差异D.两地区的政治制度不同

8 . 在某文学作品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干燥和湿润发生了摩擦,寒冷和温暖拔出了刀戟,马鞭和牛鞭甩在了一起,草场和庄稼展开了拉锯……这描述的是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过渡带的情况。下图为“中国种植业和畜牧业过渡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种植业和畜牧业过渡带大致与我国____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A.200毫米B.400毫米
C.800毫米D.1600毫米
2.乙地区的传统民居是(     
A.碉房B.冰屋
C.窑洞D.蒙古包

9 . 肇兴古镇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狭长盆地中,由5个侗族村寨组成。村寨的鼓楼作为议事聚会、集会场所设在二楼,设有火塘、围栏,下层为无隔断的立柱结构,呈开放式。下图是塔形鼓楼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可能属于侗族的是(     
A.大歌B.京剧C.渔歌D.粤剧
2.村寨鼓楼的底层立柱极高,主要是为了(     
A.减轻洪涝灾害B.方便居民进出C.便于利用水源D.防御外敌入侵
2024-01-05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7.1 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分层练)-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商务星球版)

10 . 挪威是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发达国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滑雪运动在挪威历史悠久,是其传统优势体育项目。挪威开展滑雪运动的有利条件有(     
①多山地,地势起伏大②纬度高,日照时间长③冬季寒冷漫长,积雪时间长④海岸线长,距海近,风力大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传统建筑能够反映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右图是挪威某地传统木质宗教建筑,该建筑反映了当地(     
①居民信仰伊斯兰教②降水丰富③多风沙天气④森林广布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4-01-03更新 | 1709次组卷 | 53卷引用:9.4 欧洲西部—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区域(分层练)-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晋教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