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9 道试题
2023八年级·全国·专题练习

1 . 2021年2月14日,有“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之称的云南省翁丁老寨不幸遭遇火灾,百余户房子只剩几户未被烧毁。下图示意翁丁老寨及传统民居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翁丁老寨(     
A.属于乡村聚落B.商业活动发达
C.建筑高楼林立D.道路纵横交错
2.当地自然环境与传统民居风格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寒潮多发——木质结构利于保暖
B.冬季降雪——屋顶陡峭便于排雪
C.湿度较大——底层架空利于防潮
D.光照不足——窗户较大便于采光
2023-11-07更新 | 188次组卷 | 11卷引用:5.3 聚落的发展变化(分层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粤人版)

2 . 意大利阿尔贝罗贝洛分布着1000多座圆锥石顶屋建筑,这种建筑由附近采集的石灰石块直接堆砌而成,撑起圆锥形屋顶,门窗小而少,石墙厚(墙体内填充泥土、稻秆、麦秸),屋顶高,许多屋顶有十字架。图为意大利圆锥石顶屋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许多屋顶有十字架,推测当地居民信奉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B.犹太教C.佛教D.基督教
2.石屋屋顶呈圆锥形设计是因为(     
A.水多风大B.原材料丰富C.昼夜温差小D.终年炎热

3 . 下图为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地中(     
A.甲地——年降水量约1000mmB.丙地——降水均匀
C.乙地——气温年较差大于20℃D.丁地——雨热同期
2.乙地气候特征是(     
A.冬冷夏热,降水主要集中夏季B.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与丁地气候相适应的传统民居是(     
A.   B.   
C.   D.   
4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其中A、B、C发展的共同主要有利因素:靠近____,地形以____为主,____交通便利,____充足,这样的聚落一般可顺河道延伸呈____状。
(2)A、B、C、D四个聚落中D地也有可能发展为城市,因为该地处在____
(3)我国贵州东南部山区常见的吊脚楼,下层空着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试从地形、气候两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
地形:____
气候:____
2023-10-1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3.4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唐宋以来,竹子、梅花与松树并称为“岁寒三友”,竹子“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宁折不弯”这种荡气回肠的气节被人们广为称颂。竹子喜温暖湿润,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下图为世界平均气温及竹子分布图及ABC三地气候资料。


   
   
(1)读图,世界年平均气温自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____,海洋上的等温线比陆地上的等温线更加____(平直/弯曲),A地年平均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的影响因素是____
(2)读图可知,竹子主要分布地年平均气温大致在20℃____(以上/以下),大部分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带,沿海地区____(多/少)于内陆地区。
(3)结合B地区气候特点,简要说明该地没有竹子分布的主要原因。
(4)C地区传统民居多为底层架空的竹楼,简析其形成原因。(提示:从建材、功能、气候等方面考虑)
2023-10-09更新 | 250次组卷 | 5卷引用:3.4.1 世界的气候(第1课时)(分层作业)-【上好课】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6 .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习俗等。湘西民居吊脚楼(下图)是中国建筑艺术瑰宝。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湘西多采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主要原因是(     
A.远离地面,防寒保暖B.制造空间,利于采光
C.依河而建,便于运输D.地形崎岖,开挖地基不易
2.湘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以辣著称,其最主要原因是(     
A.当地水土缺盐,以辣代盐B.当地多雨潮湿,食辣可以祛湿
C.当地高温,重油重辣便于保存D.当地原产且盛产辣椒,原料丰富
7 .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分布与形态的因素”,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课题】: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分布与形态的因素

【探究资料】: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别很大,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各地理要素又相互影响和制约。


【探究思考】

A.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上图①沙漠中,聚落分布在有____的地方;上图②山区中,聚落主要分布在____
地带;上图③中城市多分布在____沿线。此外,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人口稠密,聚落密集。

B.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读上图左,我国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降水多,为方便排水,屋顶坡度设计的较____(大/小);北方地区的房屋设计一般墙体较厚,窗子较小,原因是____
(3)上图右所示是北冰洋沿岸的民居,当地纬度高,气候寒冷,人们就地取材,用____(石头/冰块/竹木/黏土)建造房屋,防寒保暖。

【探究结论】


(4)由探究思考A可知,____的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5)由探究思考B可知,聚落的形态受当地____、建筑材料等条件影响。

8 . 下图是四种民居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中四种民居所在地的气候,最具湿热特征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图中四种民居所在地,气候终年寒冷的是(     
A.①B.②C.③D.④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探究。

探究主题: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资料一:丽江古城历史上是纳西族的聚居地,民居在布局、结构等方面融合了汉族古建筑和白族、藏族建筑的风格。具有独特的街巷集市、民风习俗和古老神奇的纳西古乐、东巴文化,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作用,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资料二:近年来,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在给当地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过度商业化也使得古城原有的宁静与古朴被打破,传统的民族文化和特有的生活习俗受到冲击,自然环境受到干扰,原住民流失。


      
(1)探究一: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传统文化特色?
(2)探究二:丽江古城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任答一点)
(3)探究三: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重要价值?
(4)探究四:在丽江古城的开发与保护过程中,人们将有不同的观点,如:拆旧建新/整旧如新/修旧如旧/建新如旧。你赞成下列哪一种观点?说出你的理由。
(5)探究五:根据丽江古城的发展变化,你认为个人在旅游过程中应该怎样保护传统文化建筑?
2023-09-2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部分 同步课时分层练 第3章 世界的居民 第4节 世界的聚落(98考)
10 . 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某学校地理社团开展了以“多样的气候”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任务一读图,找规律

世界各地的气候复杂多样,但分布有一定的规律。



(1)读世界气候类型图,世界上的热带气候类型有____种,主要分布在____(高/中/低)纬度地区。
(2)从气候类型的分布来看,季风气候的分布规律是____
任务二识图,会判读
最冷月均温>15℃0~15℃-15~0℃<10℃(最热月均温)
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

(3)读以上四幅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依据气温状况,可以判断出____(序号)地处热带;依据降水柱状图,可知____(序号)各月的降水变化幅度最小。
(4)综合冷热和干湿状况,归纳出①地的气候特征为____
任务三依图,找分布

不同的气候类型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为了适应气候特点,人类的聚落也深深烙上了环境的烙印。


(5)图中甲地是____气候类型典型的自然景观,乙地民居特点是为了适应____气候,炎热干燥的气候特点而建造。
2023-09-2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期末检测卷(一)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