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3 道试题
1 . 读下图“南北回归线之间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地各月平均气温均为____以上,气温的共同特征是____,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____
(2)甲地的降水特点是____。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丁地的主要植被类型为____。(选择填空)
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热带荒漠D.落叶阔叶林
(3)乙、丙两地中,人口较稠密的是____,其自然原因是____。(选择填空)
A.地势较高B.全年高温C.降水丰沛D.交通便利
(4)下列适应乙地自然环境的传统民居是(     )(选择填空)
A.B.
C.D.
(5)20世纪60—90年代,丁地植被破坏严重,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保护,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有(     )(双项选择)
A.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禁伐B.实施退耕还林
C.扩大木材出口量D.将东南沿海人口大量迁移到该地

2 . 读亚欧大陆局部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位于“古丝绸之路”的枢纽位置,属于常年干旱少雨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图中,代表①地气候类型的是(     
A.B.C.D.
3.③处传统民居的特点可能是(     
A.墙薄、窗大,通风散热B.双层竹楼,通风防潮
C.开挖窑洞,就地取材D.墙厚、窗小,隔热防寒
4.①③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
2021-12-10更新 | 1732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     
A.aB.bC.cD.d
2.从图示信息分析上题所选地点可能形成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①宗教中心       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地形开阔       ④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如一些特色民居往往与当地的气候关系密切。下图为北欧某地的民居,该民居多用松木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屋顶坡度大。北欧民居的建筑特色反映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A.湿润多雪B.低温少雨C.高温多雨D.寒冷干燥
2021-11-12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临清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亚欧大陆气候分布”图,完成各题。

(1)①②③为亚洲的季风气候区,其中①是_____气候;②是_____气候;③是_____气候。
(2)下图甲乙丙为同一纬度地带③④⑤三地气候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你认为代表④气候的是_____,简述判断理由_____

(3)用箭头画出喜马拉雅山两侧板块的运动方向_____,并解释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原因_____
(4)解释甲地区传统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2021-11-06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2自然环境(C卷挑战)
6 .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两地相比,______地年降水量较多,原因是______
(2)请在图中③处的短线上添绘箭头,以表示夏季风的风向______
(3)④地区的民居多为尖顶屋,是因为______,⑤地的民居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是因为______
(4)阿拉伯地区的居民喜欢穿长袍,且服饰的颜色以白色为主,是因为______。ABCD四幅图中的______反映了这一特点。
(5)⑥地的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是因为______
(6)ABCD四幅图中的______反映了恒河三角洲孟加拉人的生活,以捕鱼为生,以______为主要交通工具。

7 . 船形屋为某地传统民居,它多为竹木材料、上下双层,屋顶坡面长且陡。读“船形屋”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民居的建筑特点反映了当地气候特征是(     
A.湿热B.干旱C.干冷D.酷寒
2.该民居位于(     
A.南极地区B.中亚C.东南亚D.西亚
2021-10-23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A卷·夯实基础)-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

8 . “合掌造”村落是日本岐阜县白川乡传统民居,为木造建筑物,屋顶陡峭,呈人字形,如同双手合十,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读“合掌造”图,完成下面小题。



1.“合掌造”村落的建筑结构特点有利于抵御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地震B.泥石流C.洪涝D.干旱
2.“合掌造”村落的建筑特点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A.冬季高温多雨B.冬季高温少雨C.夏季高温多雨D.夏季高温少雨
2021-10-23更新 | 493次组卷 | 13卷引用:专题02 语言、宗教和聚落-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湘教版)

9 . 亚洲地域广阔,传统民居深受自然环境影响。下图示意亚洲东西部传统民居差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西亚沙特阿拉伯传统民居“平顶厚墙小窗”,反映当地环境特征是(     
A.潮湿B.干旱C.寒冷D.温暖
2.日本传统民居多采用较轻的木质材料,主要原因是(     
A.地震频发B.石料缺乏C.土质疏松D.山洪多发
3.下列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条件是(     
①地表裸露   ②气候温和湿润   ③交通闭塞   ④水源充足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10 . 读下图“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三地最早形成聚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资源B.人口C.气候D.河流
2.图中②地是世界三大宗教中哪个教的发源地(     
A.基督教B.佛教C.印度教D.伊斯兰教
3.图中③地分布的主要人种是(     
A.白色人种B.黑色人种C.黄色人种D.混血人种
4.适应③地气候的民居是(     
A.B.C.D.
2021-10-17更新 | 58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A卷·夯实基础)-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