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1 道试题

1 . 海草房是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它主要分布在我国山东半岛的威海、烟台、青岛等沿海地带。屋顶用特有的海草晒干后苫成,堆尖如垛,用厚石砌墙,厚厚的草顶,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热保温作用。因此,传统的海草房冬暖夏凉,保证了居住的舒适性。读图回答24~26小题。

1.山东半岛的海草房屋顶用特有的海草苫成,堆尖如垛,用厚石砌墙,反映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是(     
A.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B.终年寒冷干燥
C.全年高温多雨D.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干燥,温差较大
2.当地居民选择用海草和厚石头建造民居主要考虑(     
A.容易建造,美观好看B.吸引游客,增加收入
C.就地取材,原材料丰富,实用性强D.土地较多,地势平坦开阔
3.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旧的海草房大都弃之不用,为了实现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当地可以(     
A.海草房非常破旧,已经不能满足当地人的居住要求,应该拆除重建
B.禁止游客参观,加强海草房的保护
C.对海草房进行既符合现代居住要求,又不破坏原有风貌的合理改造,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发展休闲旅游业
D.海草房历史悠久,应该保留全部民居,不进行任何改造,保持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2023-01-05更新 | 37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2 . 下图示意北半球人口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半球的人口稠密区大多分布在(     
A.中低纬内陆地区B.中低纬沿海地区C.中高纬内陆地区D.中高纬沿海地区
2.B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极端干旱B.酷寒烈风C.湿热多雨D.空气稀薄
3.下列符合③地特色民居特点的是(     
A.冰屋B.墙厚窗小C.吊脚楼D.窑洞
2022-11-24更新 | 19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广西梧州市第一中学中考三模地理试题

3 . “蚝宅”是广州小洲村的传统民居。坚固的“蚝墙体”能有效抵抗风雨侵袭,且蚝壳倾斜向下排列,有利于排流。蚝壳表面的小孔可以存储微量的雨水,使“蚝宅”凉爽,墙外表坚硬粗糙,不好攀爬用来防盗。下图为“蚝宅”,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广州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A.粤B.闽C.鲁D.豫
2.“蚝宅”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是(     
①小洲村可能是渔村,房屋建筑就地取材
②当地降水多,蚝壳倾斜向下排列,利于排流
③当地气温高,储微量的雨水,利于降温
④“蚝宅”建筑体现了当地少林缺木
A.①③④B.①④C.①②③D.②④

4 . 图1为非洲气候分布图,图2为某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图2地区的降水与气温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四季分明B.降水集中在6-9月
C.6月降水最多D.该地区最高温出现在7月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2地区可能是A地
B.在图2地区有可能看见很多长颈鹿
C.高脚屋是图1中B地区的典型民居形式,薄墙大窗有利于通风散热
D.C河流量大于B河
2022-10-26更新 | 40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名校2022-2023学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联考地理试题(二)

5 . 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弊族自治州北部城子古村的土掌房,主要建筑材料是土、石、木,屋顶上层覆土,经洒水捶实,形成平台房顶。南部的哈尼梯田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图左、图中分别是土掌房、哈尼梯田景观图,图右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各月平均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掌房和哈尼梯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A.桂B.黔C.滇D.湘
2.下列关于土掌房特征及其与当地自然环境关联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屋顶不需要排水——降水稀少
B.平台房顶晾晒稻谷——坡地较多
C.用石头砌成墙壁——地震较多
D.房顶覆土洒水捶实——夏季高温
3.影响哈尼梯田农业生产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春旱B.洪涝C.伏旱D.台风
2022-10-13更新 | 30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试卷(二)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一种被称为Beidane的传统民居景观图。该民居为帐篷式,通常是由松散的羊毛编织而成,既可以把刺眼的日光变成微光,利于散热,又可遇水膨胀,阻挡细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传统民居最可能出现在(     
A.东南亚地区B.非洲北部
C.北冰洋沿岸D.欧洲西部
2.这种传统民居在用材、造型等方面的特色反映出当地(     
①全年炎热少雨②四季分明,雨热同季③以种植业为主④以畜牧业为主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022-10-13更新 | 503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试卷(一)地理试题
22-23八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

7 . “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鄂伦春族的传统民居是便于搭盖的“斜仁柱”。搭盖“斜仁柱”不用钉也不用绳,只用天然树权,并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斜仁柱”的覆盖物,春至夏初覆盖桦皮,夏季覆盖芦苇帘子,冬季覆盖兽皮。左图示意东北地区赫哲族、回族、鄂伦春族和蒙古族的主要分布区域,右图是“斜仁柱”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鄂伦春族对应左图中的(     
A.①少数民族B.②少数民族C.③少数民族D.④少数民族
2.“斜仁柱”的顶端冬夏都不遮盖,主要是为了(     
A.通风采光B.增强美观C.观测天象D.预防积水
3.根据材料推断鄂伦春族的传统生产方式主要是(     
A.捕鱼B.农耕C.游牧D.狩猎
2022-10-13更新 | 373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郴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地理试题(三)

8 . 读下列四幅建筑景观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建筑代表的宗教最可能是(     
A.伊斯兰教B.基督教C.犹太教D.佛教
2.四幅景观图中属于热带且常年高温多雨环境下的传统民居是(     
A.①B.②C.③D.④
2022-10-11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第五中学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9 .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D点太阳露出地平线时,C点处于____(填白天或夜晚)。
(2)A地气候特征____,B地全年寒冷干燥,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3)从气候条件看,B地应该是人口____(稠密或稀疏)区,A地的民居可能是图中的____(①或②)。
2022-10-1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绍基学校中考模拟地理试题

10 . 读南北极地图,回答问题。



1.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海啸B.全球气候变暖C.板块的运动D.注入北冰洋的陆地淡水增多
2.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极地地区因纽特人居住的民居是(     
A.冰屋B.蒙古包C.吊脚楼D.窑洞
2022-10-1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绍基学校中考模拟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