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13 道试题
1 . 从“甲天下”到“走天下”,山东菏泽牡丹产业“绽放”世界各国。下图为山东省地形图及菏泽气候统计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牡丹喜光、耐寒、耐干旱,适宜在疏松、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长,1622℃进入花期。菏泽因遍植牡丹享誉中外,被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牡丹之都。每年在45月之间举办一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节。

(1)简析菏泽适宜种植牡丹的自然条件。
(2)说明菏泽国际牡丹文化节举办的影响。

如今菏泽牡丹产业已经从单一种植,向日用化工、食品加工、工艺美术、旅游观光等全产业链不断延伸。菏泽已成为世界上牡丹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全、产业链条最长的栽培、科研、加工、出口和观赏核心区。下图示意菏泽牡丹产业发展举措。

(3)请你简单介绍牡丹的用途。
(4)概括菏泽牡丹产业的发展举措。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2 . 盐城是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盐城的“气质”连续多年全省最优,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丹顶鹤和度能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一个在建的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等众多景点,并且随着盐城交通设施的完善,越来越多的游客来盐旅游,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措施中,对盐城的“气质”有消极影响的是(     
A.尽量绿色出行,坐公交,骑自行车B.工厂废水废气处理,达标排放
C.焚烧秸秆,肥田D.多植树造林
2.以下不是盐城旅游的优势的是(     
A.人文旅游资源丰富B.交通便利C.自然旅游资源丰富D.面积最大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江苏省盐城市两校联考中考三模地理试题
3 . 信阳某中学一个地理兴趣学习小组开展了一次“老家河南心灵故乡”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便利的交通

2023年12月8日,伴随着济郑高速铁路濮阳至济南段正式开通,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全部建成通车。下图为河南字形高铁网示意图和济郑高铁站点分布图。

(1)请说出一点济郑高铁全线贯通后的有利之处。

探究二悠久的历史

近年来,河南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郑州、开封、洛阳三大古都携手启动了三座城、300里、3000年文化旅游带下建设。下图为河南省政区图。

(2)郑汴洛三城都位于黄河沿岸,分析早期在这里建城的原因。

探究三独特的旅游

第4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从2024年4月1日持续至15日,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到洛观赏。

(3)请再说出一处位于洛阳的著名旅游景点。

探究四先进的农业

原阳大米被称为中国第一米。近年来,稻鳅共养、稻蟹共养、稻鸭共养等立体种养殖模式逐渐成为原阳流行的生产模式,形成了水稻护鱼蟹、鱼蟹吃虫耳、蟹粪肥田园的天然食物链。下图为河南省简图。

(4)与单一的水稻种植相比,立体种养殖模式的主要优势有哪些?

探究五美丽的茶乡

信阳市是我国茶叶种植的最北界,出产的信阳毛尖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为拓宽增收渠道,许多产茶区通过把茶区变景区茶场变直播间等方式,让一片片小茶叶变成了一座座金银山

(5)请为信阳茶叶推广设计一条广告语。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中考模拟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居易(唐)步游西湖,诗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下图示意白居易游湖的大概区域、西湖及周边主要旅游景点。

(1)诗人游湖的位置大致位于西湖的____(填方位)区域。慕古人情怀,要观赏诗中描写的迷人景色,应选择在____(填季节)出游西湖。

2023年杭州旅游火热,游客接待量超过一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800亿元,约占该市GDP总值的9%

(2)杭州因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____和自然美景吸引四方游客。例如,沿北山路、灵隐路游览,可以参观____(填一项即可)。
(3)简述杭州发展旅游业带来的有利影响。
7日内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地理试卷(BEST联考三)

5 . 船型屋是我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以竹木为屋架,茅草覆顶,底部架空而成的一种民居形式。房屋低矮、无窗、藏身于树林,可以减少太阳辐射,减弱风力;厚实的草屋顶隔热、防雨;茅草和墙壁间的缝隙,有利于通风采光。该民居的营造技艺,入选了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读图“船形屋”景观图及结构示意,完成下面小题。

1.该传统民居最有可能属于哪个少数民族(     
A.吉林满族B.内蒙古蒙古族C.海南黎族D.宁夏回族
2.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A.高寒缺氧B.高温潮湿C.冬冷夏热D.干旱缺水
3.船形屋常隐藏在树林里,这些树木的主要功能是(     
A.防雨、防水B.防寒、防冻土C.防风、防晒D.防潮、防蛇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6 . 2024年央视春晚将采用“1+4"模式,除了北京的主会场外,还有辽宁沈阳、湖南长沙、陕西西安、新疆喀什四个分会场。这四个分会场旨在展现各地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地域特色,与主会场形成有效联动。图为春晚会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春晚直播开始时,北京已夜幕降临,而喀什却霞光满天,主要原因是我国(     
A.经度跨度大B.纬度跨度大
C.地势起伏大D.距海远近差异大
2.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了形形色色的饮食文化,“东酸西辣、南甜北咸”是中国味道的缩影。下列饮食习惯与地理环境的相符的是(     
①山西人爱吃醋与该地区水土流失,土壤中钙较少有关
②重庆人喜辣的食俗多与该区域冬季气候较同纬度气温更低,湿度更大有关
③北方喜爱咸是因为冬季寒冷干燥,新鲜蔬菜少,形成了腌制蔬菜的习俗
④南方人喜爱甜食与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有关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3.春晚沈阳分会场设在中国工业博物馆,对沈阳经济发展的建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沿海地区发展造船业B.大力开采矿产资源
C.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中考打靶自测(二)地理试题

7 . 2024年春节期间,吉林省凭借滑雪、度假、雾凇、冰雕等特色冰雪风情吸引各地游客前来。17日,广西小砂糖橘们抵达吉林,雾凇宝贝们现场迎接,开启新的游学旅程。如图为吉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吉林省冰雪风情吸引广西“砂糖橘”前往体验,造成吉林、广西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C.海陆位置D.人口
2.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符合吉林省气候特征的是(     
A.B.C.D.
3.除自然因素外,助力吉林省2024年旅游市场火爆的主要原因有(     
①便捷的交通运输②热情的服务态度③缓慢的人口增长④丰富的冰雪活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白山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8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更好地了解家乡湖北,学校组织了家乡名片地理实践活动,你所在的地理研学小组开展调研,收集并整理了以下资料。

名片角度素材
九省通衢位置湖北因坐守长江天险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水陆两路运输非常发达,地理位置优越,被称为九省通衢
千湖之省湖泊湖北被誉为千湖之省”,上世纪50年代面积大于0.1平方公里的湖泊为1106个,但现存的湖泊面积只有上世纪50年代的34%
中部魁首工业在国家工信部公布的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区榜单中,湖北省共有4个区上榜,入选数量居中部第一。我省4个工业百强区被武汉市包揽。
魅力荆楚

旅游
湖北自然风光秀丽,文化熠熠生辉,有A级旅游景区622个,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大量游客。

材料二湖北省地形图

(1)湖北有“九省通衢”之称,请说出湖北相邻的直辖市简称____,并写出一条连接湖北省与该直辖市的铁路线名称____
(2)湖北被称为“千湖之省”而近百年湖泊数量锐减,针对这一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有____
(3)武汉工业发达,成为我国中部地区主要工业中心的有利条件有____
(4)若是暑假旅行,你想去湖北哪里,说出暑假到该地区旅游的原因____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实中接龙春晖三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茶村示意图。

【辨识地形】

(1)图中比例尺用数字式表示是____,山峰C的海拔可能是____米。
(2)村庄A在B的____方向,说出公路分布的优势__________
(3)该地地形以____为主,说出该地种植茶树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____

【传承茶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国家,茶文化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历来有客来敬茶的礼仪,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4)为传承我国的茶文化,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仙庄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在我国某地有一种传统民居——蚝宅。当地原住居民就地取材,用灰、熟糯米、红糖、黄泥等材料搅拌均匀,把从本地海岸沙堤获得的生蚝壳整齐地粘在墙上。这种蚝宅结实耐用,防潮降温,不怕虫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蚝宅”的建筑特点,推测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中华水塔B.黄沙漫漫C.气候湿热D.白色荒漠
2.材料中的“蚝宅”最大可能位于(     
A.湖南省B.北京市C.福建省D.宁夏回族自治区
3.保护“蚝宅”等传统民居,合理的措施为(     
A.拆旧建新,改善民居环境B.修旧如旧,延续传统文化
C.建新如旧,扩大文化影响D.整旧如新,推动旅游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