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青藏地区的河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域内部差异显著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     
①海拔高,气温低 ②大河源地,冰川广布③地形复杂,降水丰富 ④地势低洼,湖泊稀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青藏高原内部差异体现在(     
A.地势东北高,西南低B.种植业集中在河谷地区
C.降水东南少,西北多D.海拔越高人口密度越大
2023-06-05更新 | 17次组卷 | 13卷引用:北京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测试(模拟)地理试题

2 . 青海省塔拉滩地区依托“光伏+生态+牧业”的发展模式,彻底摆脱了贫困,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光伏园区内,昔日荒芜的土地上树立起一排排光伏电池板,为昆仑雪菊等高原生态作物遮挡强光:茂密的生态作物为电池板阻挡风沙:牧民们在电池板下放牧羊群,避免作物过高遮挡电池板。下图为青海省简图。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青海省(     
A.以盆地地形为主,地处地势第二级阶梯
B.众多大河发源于北部地区,有较长汛期
C.粮食作物种植在地势相对低的河谷地区
D.人口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地区,密度较大
2.昔日的塔拉滩地区环境恶劣,当地牧民纷纷逃离家园。下列选项中的词语,能够对应完善结构图的是(     
   
A.①—过度放牧B.②—光照强C.③—土地荒漠化D.④—海拔高
3.近几年,塔拉滩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善,得益于当地(     
A.种植高原作物,为电池板遮挡强光
B.羊群定期吃草,减少植被覆盖面积
C.太阳光能发电,改变当地气候类型
D.开发清洁能源,实现生态良性发展

3 . 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其西北部荒漠广布。青稞是西藏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图为西藏自治区地图。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西藏自治区自然环境特点有(     
A.平均海拔高,冰川广布B.光照充足,夏季气温较高
C.河湖多,河流为内流河D.植被稀少,西北部多草原
2.西藏自治区(     
①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
②青稞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③交通运输以内河航运和铁路运输为主
④有丰富的地热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2-01-13更新 | 443次组卷 | 10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中考·黄金八卷】备战2022年中考地理全真模拟卷(北京专用)

4 . 墨脱在藏语中意为“隐藏的莲花”,其北、东、西三面高山相环,曾经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交通的闭塞使墨脱红米、柠檬、有机茶等特色农产品很难打开销路。2021年5月16日派墨公路最后一个控制性节点工程老虎嘴隧道胜利贯通,计划于2022年9月竣工通车。图为墨脱附近公路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读图,从林芝到墨脱(     
A.沿线地势起伏大B.平均海拔2000米
C.三次跨越过河流D.经过珠穆朗玛峰
2.派墨公路修建过程中需要(     
A.防范台风等灾害的威胁B.占用河谷中全部耕地
C.保护沿线原始生态环境D.大量搬迁沿线的居民
3.派墨公路沿线可以看到的特色景观是(     
A.B.
C.D.
4.派墨公路通车将(     
①便利墨脱与昆明两地间的交流
②缩短林芝到墨脱之间公路距离
③利于墨脱优质农产品向外销售
④推动雅鲁藏布大峡谷旅游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7-08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位于青藏高原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读图7“青藏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青藏地区南部地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B.降水少,气候干燥
C.纬度低,太阳高度较大D.海拔高,光照强
2.暑假中乘火车从南京到拉萨旅游,出发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及理由,正确的是(  )
A.带上厚衣服﹣当地气温较低,气温日较差大
B.了解当地风俗﹣观摩藏族传统的那达慕大会
C.查铁路图﹣经京沪﹣青藏铁路到达拉萨
D.熟悉基督教的意义﹣尊重当地居民的宗教习俗
3.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中的“三江”指的是(     
A.珠江、长江、黑龙江B.黄河、长江、黑龙江
C.珠江、长江、澜沧江D.黄河、长江、澜沧江
4.我国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比较,气温要低得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为因素
5.修建青藏铁路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A.太阳辐射强B.日照时间长C.森林草原茂密D.低温、缺氧
6.青藏铁路上有一种特殊路基,即在土路堤底部填筑一定厚度片石,上面再铺筑土层的路基。这种长达111㎞的片石层通风路基为国内首创,其目的(     
A.降低地温,保护冻土B.增加路基厚度
C.节约成本D.美观大方,易设计成各种造型
6 . 小磊一家要到青藏高原体验雪域之旅,出发前他进一步了解这一区域。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       
A.空气稀薄,降水丰富,气温日较差小
B.冰川广布,孕育了长江、黄河、乌苏里江等众多大河
C.湖泊众多,有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青海湖
D.海拔高、气温低,形成典型的高原山地气候
2.旅行途中需携带(       
①氧气袋       ②解暑药       ③保暖衣物       ④遮阳帽
A.①②③B.②3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游览,最有可能看到该地河水丰盈的时期是(       
A.1月B.3月C.7月D.11月
4.小磊可体验的当地特色生活是(       
A.品尝米线、米酒等当地美食B.骑乘“高原之舟”骆驼
C.住当地特色民居竹楼D.穿特色民族服饰藏袍
5.旅途中最有可能使用到的清洁能源是(       
①石油       ②太阳能       ③潮汐能       ④地热能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2020-02-10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读东北三省和青藏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两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环水绕”概括了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高、寒”是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
B.东北三省气候冷湿,辽东半岛长冬无夏;青藏地区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C.与东北三省相比青藏地区铁路线稀疏,气候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最重要因素
D.东北三省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丰富,青藏地区有丰富的新能源如太阳能、水能
2.图中阴影区域①②分别是松嫩平原和三江源地区,下列关于①②说法正确的是
A.①区域中分布着大面积的黑土地,沃野千里
B.②区域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①区域种植的农作物因为生长时间较短,各种养分积累多
D.②区域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2019-01-30更新 | 559次组卷 | 22卷引用:北京101中学2018届上学期初中九年级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卷
8 . (2017苏州)读图,关于图中阴影部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被誉为“中华水塔”    ②我国在此设立了自然保护区      ③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            ④位于青藏高原南部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2018-01-1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北京市中考地理复习同步测试 中国地理 第5讲 认识区域
9 . 下图为“中国地理分区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贝贝旅行回来说:“我去了一个雪山连绵,牦牛成群的地方,还看到了长江、黄河源头的标志。”根据贝贝的描述,请问她去的是图中哪个区域?(       
A.甲B.乙C.丙D.丁
2.下列关于图中虚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B.该线大致是黑龙江省黑河至云南省腾冲的连线
C.该线东南部人口少,密度小;西北部人口多,密度大D.该线反应了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3.丙区域自然环境突出的特征是(       
A.干旱B.湿热C.高寒D.酷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