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青藏地区的资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青海省不断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和应用,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从而减少了对柴草的依赖,促进植被恢复,生态得到改善。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又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又引入牧羊业,光牧互补,形成了良性循环。

材料二   青豫直流工程是世界首条清洁能源外送的特高压输电通道,连接了清洁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能源需求快速增长、能源供应相对紧张的中东部地区。

材料三   青豫直流工程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及青海省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1)完成下面的“青海省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框图。
____;②____;③____

(2)经调查,发现光伏板遮挡下的地面植被生长状况较好,简析光伏板的铺设有利于地面植被恢复的原因:____
(3)说出青豫直流工程输送的清洁能源为河南省以及我国中东部地区带来的益处。
7日内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郴州市生地会考模拟地理试题
2 .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讲话中指出,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环境)。为此,我国大力推进风能、核电等清洁能源建设。下左图示意中国风能分布,下右图示意风力发电,读图回答。

        

(1)A处地形区是________,B是________海。
(2)C地位于我国________(季风区/非季风区),该地风电场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___
(3)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北部沿边地区和________地区。
(4)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大量使用(     
A.核电、水电B.化肥、农药
C.煤炭、石油D.地热、风能

(5)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措施是(     
A.植树种草,保护森林B.保护耕地,科技兴农
C.划区轮牧,扩大牧场D.兴建水库,调节气温

(6)D处风能资源丰富但几乎没有风电场的原因是________
23-24八年级下·河南商丘·期中

3 . 同学们计划暑假里去青藏高原旅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下列物品中属于这次旅行必备的是(     
A.太阳镜B.沙滩鞋C.雨衣D.泳裤
2.关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广人稀B.长绒棉的主产区,葡萄、哈密瓜全国著名
C.地热资源丰富D.优良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3.行程中要参观西藏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日喀则光伏发电站”。西藏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有利条件是(     
A.该地区人口稠密,用电量大B.气候寒冷干燥,雨季短,热量不足
C.经济发达,资金投入充足D.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
2024-05-07更新 | 1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岳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14-16题原题及变式题

4 . 干热岩是致密不渗透的高温岩体,普遍埋藏于地下3—10千米,温度在150℃以上。通过注入温度较低的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的方式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干热岩资源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的地带。专家认为“干热岩发电技术可大幅降低温室效应和酸雨对环境的影响,且不受季节、气候制约”,下图为其示意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干热岩发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利用的是地热能资源②受季节、气候制约,发电量不稳定
③资源分布广泛,利于推广④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改善大气质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下列省区,可能会有大规模干热岩资源的是(     
A.B.
C.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东西横跨5200多千米,南北纵贯5500多千米,包括了从寒温带到热带的自然景观,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某山脉以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是稻田片片,橘园飘香,请问此山脉位于哪两个区域的分界线上(     
A.甲、乙之间B.甲、丁之间C.丙、丁之间D.乙、丙之间
2.“我的家乡地形平坦,一望无垠,水草丰茂,以生产三河牛和三河马而闻名。”这是小敏对家乡的描述。猜一猜小敏的家乡在上图中的哪个区域(     
A.甲B.乙C.丙D.丁
3.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民风民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端午赛龙舟B.乙—那达慕大会
C.丙—冬季滑雪运动D.丁—迎送宾客献哈达
4.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区域是(     
A.甲B.乙C.丙D.丁
2024-02-2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6 . 读“我国四大地区气温、降水数据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地点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mm)
9.422.61000
﹣6.023.3500
﹣9.321.4125
﹣186300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位于南方地区,以内流河为主B.乙位于青藏地区,突出特征是高寒
C.丙位于西北地区,突出特征是干旱D.丁位于北方地区,1月均温低于0℃
2.下列四幅图,反映丁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A.AB.BC.CD.D

7 . 青藏地区地域广阔,有着漫长的地质历史,矿产资源种类多,其中铬、铜、铅、锌、水晶、西宁石棉、钾盐矿等产储量较大,此外,新能源也非常丰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西宁和拉萨的主要工业部门都有(     
A.机械制造工业B.毛纺织工业
C.化学工业D.食品工业
2.下列新能源中在青藏地区没有分布的是(     
A.太阳能B.潮汐能
C.地热能D.风能
3.下列做法中有利于青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     
A.加速开发利用新能源B.大力发展畜牧业
C.大开采矿产力度D.促进重工业的发展

8 . 位于青藏高原边缘的四川省甘孜州正斗坝子草场,海拔约4000米,这里曾经用肥美的牧草喂养成千上万的牛羊,现如今成为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基地,数十万块安装好的深蓝色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沐浴阳光(图),光伏板下的牧草生长旺盛,“牧业+光伏”真正实现“牧光互补”的良好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光伏发电描述正确的是(     
A.属于高新技术产业B.主要生产化石能源
C.不受天气变化影响D.利用非可再生资源发电
2.此地适合发展“牧光互补”,是因为这里(     
①海拔高,气温低,适合牧草生长
②海拔低,气温高,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③地处高原地区,阳光照射强
④地狭人稠,污染严重,空气透明度低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3·湖南娄底·三模

9 . 牦牛粪被称为“高原圣火”,晒干后作为传统燃料被青藏地区牧民广泛用于烧火做饭,如今为了助力“碳中和”,它正逐渐被清洁能源替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牛粪(     
A.来自“沙漠之舟”——藏牦牛B.在墙上晒干后可作为生活燃料
C.已经全部被清洁能源所替代D.在我国所有牧区均可推广使用
2.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①海拔高,光照强            ②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③气温的日较差小            ④空气稀薄,降水丰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6-17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岳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14-16题原题及变式题
10 .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部分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均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依据材料,比较青藏高原内部的地理环境差异,完成下表。
地区地势特征气候特征清洁能源种类农业类型
青藏高原北部地势起伏____气温低,降水____,日照充足太阳能畜牧业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势起伏大降水____太阳能、地热能和________农业
(2)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相比,位于藏南谷地的林芝地区,桃花三月盛开。影响林芝地区桃花盛开较早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
(3)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加剧,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请分析三江源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____,并列举治理措施____
2023-05-12更新 | 31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5 青藏地区(高频非选择题30题)-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湖南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