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89 道试题

1 . 塬,是指覆盖着黄土的较大面积的高平地。甘肃省庆阳市的董志塬号称天下黄土第一塬。右图为董志塬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董志塬素有“陇东粮仓”之称,这里盛产的粮食作物主要有(     
A.水稻、小麦B.水稻、玉米C.小麦、玉米D.玉米、花生
2.近年来,塬的面积不断缩小,自然原因有(     
①黄土土质疏松②水土流失严重③夏季降水集中④人口增加,开垦荒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治理当地环境问题的合理做法是(     
A.植树种草B.防风固沙C.加固堤坝D.截弯取直
2 . 下列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土质疏松,易溶于水B.降水集中在7—8月,多暴雨
C.植被覆盖率低D.缓坡修建梯田
2024-06-0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部分学校中考模拟地理试题
3 . 梯田是千百年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杰作,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中国是世界上梯田最多的国家之一。读我国主要梯田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黄土高原区域的梯田以____(选填“水田”或“旱地”)为主。在这里,梯田赋予了新的使命,治理该地环境问题: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植被稀疏,降水多且集中,所以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试列举一例治理该问题的措施:____
(2)哈尼梯田地处我国第____级阶梯,是我国泥石流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该地泥石流严重的主要原因是____
2024-06-0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东海县中考模拟地理试卷
4 . 【项目化学习】

项目主题古诗词中的地理——黄河篇

项目背景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浩浩荡荡、悠远绵长、汹涌澎湃,是历代诗人创作的源泉。太原市某校地理小组以古诗词中的地理——黄河篇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

任务一收集资料

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一些关于黄河的诗句和黄河流域示意图

①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③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④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1)说出诗句①中的“天上”和“海”分别代表的地理事物。

任务二分析探究

(2)简述诗句②“九曲黄河万里沙”反映的黄河水文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3)简要分析诗句③和诗句④体现的黄河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任务三成果展示

(4)除了上述诗句外,请你再收集一句诗句,并分析其体现的黄河水文特征。
2024-06-0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运城市多校中考二模地理试卷
5 .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是端牢“中国饭碗”的关键。甘肃育种基地、四川育种基地、海南育种基地是我国三大国家育种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A____,A山脉----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举出一例____
(2)甘肃育种基地被誉为种子繁育的“黄金走廊”,该育种基地位于我国的____(地形区),影响甘肃育种产业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是____
(3)四川育种基地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积温量大,农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育种,请从地形角度分析积温量大的原因:____
(4)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海南育种基地具有明显的冬季育种优势,原因是____
(5)B地形区是黄土高原,B地形区景观是由于长期的____造成的,通过多年不懈治理,这一问题得到显著改善,又焕发出盎然生机,请列举一条符合当地的治理措施____

2024-06-0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卷01-冲刺2024中考地理突破六卷(云南专用)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山西新发展】

山西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开展探究学习,感受山西新的发展变化。

探究一绿水青山

汾河是山西省的母亲河。太原汾河湿地公园依河而建,按照湿地的特性,追求自然,追求生态平衡,努力恢复城市局部自然生物的多样性。如今的汾河奔流不息,湿地植被生机盎然,那条碧水泛波的汾河再次成为三晋人民的“幸福河”。

(1)说出山西省主要山脉和河流的名称。(山脉、河流各举一例即可)
(2)简述修建汾河湿地公园的意义。

探究二经济转型

山西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能源工业的发展给山西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资源和环境问题。近年来,山西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开发新能源、培育新型产业,通过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文旅融合四条路径,释放经济发展新潜能。

(3)请为山西的经济转型献计献策。

探究三文化交流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孕育了灿烂的地方文化。当地古城、古村落、古院落等民居建筑群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民民居文化是山西省宝贵的旅游资源,是对外文化交流的品牌。

(4)说出图中传统民居的名称,并分析该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5)列举两处山西著名的传统民居建筑群(古城、古村落或古院落)。
2024-06-03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读黄土高原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东起①____山脉,西至②____
(2)黄土高原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有____、信天游等。关于该高原的黄土来源的假说中,“____”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3)黄土高原地区面临的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形成这一问题的自然原因有____,人为原因有____
2024-06-0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下列有关黄河各河段存在的问题及治理的做法,正确的是(     
A.上游——水土流失——加高加固堤坝
B.中游——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
C.下游——“地上河”——修筑梯田
D.下游——形成“凌汛”——建立自然保护区
9 .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公报(2021年)》显示,2021年,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89.2%。下图为黄土高原范围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长期以来,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

(1)描述黄土高原的范围。
(2)说出黄土高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产生这种问题的自然原因。

小流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单元、生产单元、生活单元。小流域治理的重点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植被建设,实现生态功能、经济效益和生活质量的综合提升。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小流域综合治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图。

(3)该区域综合治理后,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减小最明显的是____,比重增加最大的是____
(4)简述该区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对于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4-06-0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10 .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和其它高原景象大不相同,其主要原因就是这里长期的人水土流失。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表破碎,千沟万壑
B.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C.河网密布,绿洲点点
D.沙漠广布,植被稀少
2.图中的山脉①是(     
A.秦岭B.昆仑山脉
C.大兴安岭D.太行山脉
3.造成这里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①长期的过垦过牧
②黄土土质疏松,易溶于水
③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④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4-06-0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