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43 道试题

1 .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和其它高原景象大不相同,其主要原因就是这里长期的人水土流失。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表破碎,千沟万壑
B.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C.河网密布,绿洲点点
D.沙漠广布,植被稀少
2.图中的山脉①是(     
A.秦岭B.昆仑山脉
C.大兴安岭D.太行山脉
3.造成这里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①长期的过垦过牧
②黄土土质疏松,易溶于水
③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④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4-06-0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图为中国某地形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甲河段相比,乙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是____
(2)图中的地形区是____,该地形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____
(3)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是____。(一条即可)
(4)请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____。(一条即可)
2024-06-01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
3 . 读“黄河流域水系图”“长江流域水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分布有4300多种水生生物,其中鱼类400多种,170多种为长江特有种,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受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中华鲟、长江江豚、长江鲟等珍稀濒危物种的自然气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生生物资源呈现急剧衰退趋势。202012日,农业农村部发布通告,宣布从20201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的禁捕范围和时间,开始实行为期十年的长江禁渔计划。

材料二20211020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并在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他强调,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养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长江、黄河流域繁衍发展,一直走到今天。新时代,我们要把保护治理母亲河这篇文章继续做好。

(1)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大量泥沙汇入,进入下游华北平原,泥沙大量沉积下来,形成“____河”;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一半以上,有“____”之称,①处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____水利枢纽。
(2)图中B城市是我国直辖市,其行政单位名称是____;长江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与多条南北向的铁路干线相交,在图中C处与____线相交,C处注入长江的支流是____
(3)黄河流经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此问题的自然原因是____
(4)材料一中反映出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生生物资源呈现急剧衰退趋势。请你为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提出两条相应的治理措施。
2024-05-3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吉林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4 . 某地理研学小组为了更好地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他们设置了四组不同条件的实验,进行了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下图为模拟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水土流失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植被覆盖率越高,水土流失越严重B.地面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C.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就越严重D.土壤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
2.水土流失地区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举措,合理的是(     
A.设立专项资金,完善生态补偿机制B.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
C.加强科技创新,大力培育生态产业D.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2024-05-3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5 . 关于下图中甲、乙两大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大高原表面起伏较大,农田以小块水田为主
B.两大高原气候温暖湿润,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C.甲高原降水丰沛、植被茂密,乙高原降水稀少、沙漠广布
D.甲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乙高原气温低、植物生长缓慢
2024-05-3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连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下图为黄土高原位置和传统民居图。

   

(1)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包括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____(山脉)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
(2)黄土高原地处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
(3)黄土高原经流水长期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中的气候原因是____
(4)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后,成为世界上____量(水文特征)最大的河流。
(5)黄土高原矿产资源丰富,尤其煤矿、铁矿储量大,因此____业(填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6)该地区是我国农业由农耕区向畜牧区过渡的地带。该地区的苹果比山东半岛产的要甜,其气候原因是____
(7)下列关于该地区治理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B.坡地筑梯田、沟谷修堤坝,实现土不下坡
C.禁止小煤窑的私挖滥采,减少对地表的破坏
D.无条件地扩大煤炭开采量,筹集治理环境的资金

(8)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本地区正努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绿色产业。这里山川特色鲜明、历史古迹众多,民俗文化独特,为大力发展____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上图所示的____是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
2024-05-3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思南县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7 . 在黄土高原这片黄土地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科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国彬做客《开讲啦》栏目,做了土壤冲刷实验,模拟黄土高原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材料二:20 世纪黄河每年输送的泥沙达 16 亿吨,其中 90%来自黄土高原。黄河最高含沙量达746千克/立方米。目前,近一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植被覆盖度由1990年的30%提高到 60%以上,仅陕西绿色版图就向北延伸了 400 千米……

材料三:安塞区沿河湾镇茶坊村纸坊沟流域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保障口粮,这里大量林草地被开垦为农田。由于林草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每年每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流失的土壤高达 1.4 万吨。科研工作者提出土地合理利用综合治理模式,采用“山顶戴帽子,坡上挂果子,山腰系带子,山下穿裙子,沟里穿靴子”的梯层结构配置模式,大胆实践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快速改善,粮食亩产最高达到了 480 千克,林草植被覆盖度超过了 80%

(1)在土壤冲刷实验中,没有植被覆盖的土槽中,水土流失____(填“严重”或“轻微”)。而且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表面还有明显的小水沟形成,所以黄土高原具有的____特征。
(2)黄河泥沙的 90%来自位于黄河____(填“上”“中”或“下”)游的黄土高原。
(3)安塞区过去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列举一条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____
(4)材料三提到用“山顶戴帽子,坡上挂果子,山腰系带子,山下穿裙子,沟里穿靴子”的梯层结构配置模式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请结合所学知识,安塞人民采用了哪些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来治理环境?(各写出一条)
生物措施____、工程措施____
2024-05-3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8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经过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们生活逐渐富裕起来。宿迁市某学校初中学生为了了解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进行了水土流失模拟实验。下图为模拟实验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仔细观察模拟实验,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坡面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B.植被覆盖越少,水土流失越严重
C.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D.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2.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当地人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下列做法:①植树造林、种草②在沟里建坝拦蓄泥沙,打坝淤地③陡坡开荒变成水平梯田④发展绿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等特色农业。其中合理的是(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24-05-30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新区教学共同体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黄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山。”经过几十年的治理,黄土高原由“黄”变“绿”。下图为“黄土高原区域略图”和“延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黄土高原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位于第一级阶梯,秦岭以南B.一月平均气温高于0℃
C.该区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D.河流众多,短小而湍急
2.当地居民多戴白羊肚头巾,当地与此相关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冬季寒冷、风沙大B.夏季多雨、气温低C.地形类型复杂多样D.河流多而且水量大
3.长期以来,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滑坡和泥石流B.土地荒漠化C.草场退化D.水土流失
4.关于黄土高原的治理,下列采取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大力发展畜牧业②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③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④实施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4-05-3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康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二)地理试卷

10 . 图为我国黄土高原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地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人类活动历史悠久,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     
①土壤疏松,便于耕种②大河流经,水源充足③气候干星,荒漠广布④山高谷深、河网密布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对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尖的危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B.泥沙大量堆积在黄河中游河段,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C.破坏农田和村庄
D.加剧自然灾害,使生态环境恶化
3.黄土高原“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造成这种状况的人为原因是(     
A.陡坡退耕还林、还草B.土层构造疏松,易溶于水
C.降水集中,多暴雨D.开墨、采矿、修路等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
4.图中,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采取的治理措施,错误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4-05-29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四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