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142 道试题
1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成语、俗语、诗词中隐含丰富的化学知识或者能够用于说明化学问题。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釜底抽薪”体现燃烧需要______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下列能源可以“春风吹又生”的是______(填序号)。
A.氢能B.石油C.风能D.煤炭
(3)“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桑叶中富含Ca、Fe、K等元素,其中能预防贫血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4)“凿开混沌得乌金”我国西汉时期已知用煤炭炼铁,工业炼铁的原理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丝绸光彩何曾悔,东方高路天涯地”其中丝绸属于______。
A.金属材料B.合成纤维C.复合材料D.天然纤维
(6)“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大豆等农作物生长期间常需施加一些肥料。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填序号)。
A.B.C.
昨日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2 . 竹湖化学兴趣小组对镁条在空气中的变化进行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均为白色固体;为黑色固体;
③部分物质的熔沸点。

熔点

651

2852

沸点

1170

3600

【实验探究】用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镁条固定在试管塞上),并进行了一周的观察。

试管编号

实验现象

A

镁条表面无明显变化

B

镁条表面不再光亮

C

镁条表面不再光亮

D

第二天表面有少量黑斑,后不再增加

第二天表面有少量黑斑,后不再增加

第二天开始表面有黑斑产生,第7天时表面完全变黑


(1)试管中有少量黑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将中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用小刀刮下,向其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2)乙同学提出有气泡产生并不能说明黑色物质中有碳酸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证明黑色固体中有碳酸盐,还需补充的实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实验室保存镁条时最需要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取少量除表面物质的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得到少量固体,将所得固体按照图2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5)镁条燃烧属于_______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6)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镁条燃烧时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参加了反应。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中考第三次模拟化学试卷
3 .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可以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某种光分解水的过程如图一所示,产生的在一定条件下与反应合成液态燃料(甲醇)。也可以在太阳光照下,通过光催化将直接转化为等太阳能燃料(图二)。另外,还可以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图三)。可以看出,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某种光分解水的过程如图一所示,该反应最终的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图二通过光催化可将转化为等太阳能燃料,该过程是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B.生活中废热无法利用
C.图一转化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中考第三次模拟化学试卷
4 . 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因此制得的纯碱中可能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工业纯碱展开探究实验。
【猜想与假设】所得的工业纯碱样品中可能混有少量的氯化钠。
【查阅资料】①部分银盐的溶解性如下表:
Cl-
Ag+
②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
(1)【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溶解,然后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有气泡产生所得的工业纯碱样品中混有氯化钠
步骤二:滴加适量的硝酸银溶液___________产生

【反思交流】
(2)步骤一中,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稀盐酸代替稀硝酸,理由是_________
(3)为测定所得的工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________(简要写出设计过程)。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中考天一大联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
5 . 再探苍穹,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于2024年4月25日成功发射。电解水是航天员在空间站获取氧气的重要途径,如果一名航天员一天消耗560L氧气(已知1L氧气的质量约为1.43g),请计算:
(1)一名航天员每天消耗的O2的质量为______g。
(2)产生560L氧气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昨日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6 . 新房装修材料产生的甲醛(HCHO)对我们健康不利。如图是某“高压臭氧除醛机”的部分说明,请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组成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关于臭氧除醛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
A.除醛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除醛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未发生改变
C.除醛前后共有2种氧化物
D.除醛过程说明了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为了实现除醛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可捕集、储存和利用二氧化碳。
的捕集:一是海洋封存生成碳酸;二是利用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两种固碳过程中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完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的储存:直接将液化的注入地下,请从微观角度解释液化过程是物理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的利用:有关物质的转化过程如图2所示,二氧化碳用于人工合成淀粉。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中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7 . 每100g山药中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

钙/g

镁/g

钠/mg

锌/mg

硒/mg

0.2

0.14

5.1

2.9

3.08


(1)山药中含有的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缺钙会导致_________
(2)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硒与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其中硒元素在该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3)山药生长过程中需施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B.C.

(4)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①图1中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不同。
②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③图2为某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与镁原子相似,已知,则_________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中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8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温度和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图I所示实验装置,测得试管中气体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Ⅱ所示。已知:所用试管的规格相同,胶头滴管吸入等量的10%的稀硫酸,并设定甲、乙两支试管所处的温度为20℃,丙、丁两支试管所处的温度为50℃;塞紧橡胶塞后,将胶头滴管中的稀硫酸同时挤入试管中,并立即开启数据采集器。

(1)为确保实验成功,装入药品前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什么?
(2)哪一支试管中反应速率最大?
(3)分析图Ⅱ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在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还是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请说明理由。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中考天一大联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
9 . 如图实验中,a是一种气体,向圆底烧瓶中挤入液体b,打开弹簧夹,发现烧杯中液体b喷到圆底烧瓶中,形成“喷泉”。

(1)若气体a是氨气,液体b是水,推测氨气具有的物理性质。
(2)请另外写出一组能形成“喷泉”的试剂组合。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中考天一大联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二)
10 . 《梦溪笔谈·阳燧照物》记载:“阳燧面洼,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内,离镜一二寸,光聚一点,大如麻菽,着物则火发……”。“阳燧”为铜锡合金所制,用铜矿石与锡石冶炼可得铜锡合金,铜锡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随其中锡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铜锡合金属于________(填“合成”或“金属”)材料。
(2)“阳燧”在“着物则火发”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
(3)根据图中曲线a可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