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在古代,井代替江河,聚拢着人气和城乡的繁荣。现在仍有一些地方的人们使用井水。化学实践小组的同学对当地井水的使用情况及硬度、水垢的成分、合理利用进行项目式学习。
调查井水的使用情况及硬度探究
【问卷调查】
(1)调查显示部分家庭还在使用井水,井水属于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主要用于饮用和浇灌菜园。
【实验探究】
(2)向适量的井水中加入少量___________,搅拌后,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井水为硬水。
探究水垢的成分
【提出问题】有同学发现家里用井水烧水,一段时间后水壶底部会附着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当地井水中含有较多的等离子,在加热时会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均不溶于水);氢氧化镁溶于酸时无气泡产生,当加热至380℃时会分解成两种氧化物。
【作出猜想】
(3)猜想1:水垢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猜想2:水垢的主要成分是
猜想3:水垢的主要成分是
【实验探究】
(4)实践小组取水壶底部的少量水垢洗涤、干燥后,分别置于编号为A、B的两支试管中。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向试管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溶解,产生气泡猜想___________不成立
2加热试管B,且试管口稍向下倾斜试管内壁有___________猜想3成立

【讨论分析】
(5)实验1产生气泡,其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同学们通过以上实验,确定了水垢的主要成分。
井水的合理利用
【查阅资料】
(6)同学们了解到,可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某硬水水样进行软化,其原理如图所示,树脂的作用是除去硬水中的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在生活中也可以用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解决问题】
(7)为了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应选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
a.盐水                                 b.料酒                                 c.食醋                                 d.洗洁精
【项目总结】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认识到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应该合理利用。
2024-04-28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汕尾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2 . 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氯化镁、碳酸钙、氢氧化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了探究其组成,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取适量样品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请你参与。
【实验过程】

【分析与判断】
(1)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经分析确定,滤渣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表达与交流】
(2)由产生白色沉淀可推知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综合上述信息同学们一致认为: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变式应用】
(3)若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改为“滤渣部分溶解”,其它现象不变,则不能确定原样品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总结提升】
(4)通过上述探究可知:在分析混合物成分时,可以结合实验___________做定性分析,也可以结合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做___________判断。
3 . “304不锈钢”和“高锰钢”是电热水壶内胆常用的材料,兴趣小组对两种钢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1】两种钢的成分有什么区别?
【查阅资料】食品级“304不锈钢”的成分中含铬、镍、锰低于2%、碳低于0.08%及其他非金属元素;高锰钢的成分中含铬2%、镍、锰、碳及少量、S、P等元素。
【交流讨论】
(1)从物质类别看,“304不锈钢”和“高锰钢”都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提出问题2】“304不锈钢”中加入铬的作用是什么?

【查阅资料】铬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镀在其他金属上可以起保护作用。


【得出结论】
(2)“304不锈钢”中加入铬的作用是______
【提出问题3】锰的金属活动性怎么样?
【查阅资料】锰是一种灰白色金属,氯化锰、硫酸锰溶液均为无色。
【进行实验】
(3)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1锰片表面出现大量气泡锰和稀盐酸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2无明显现象铜和稀盐酸不反应
实验3铝片表面有松散的灰白色固体出现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锰______(选填“强”或“弱”)

【得出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小组同学得出铝、锰、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反思交流】
(4)初次实验时,实验3中未出现预期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拓展应用】
(5)生活中使用“304不锈钢”和“高锰钢”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
2024-03-26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中考零模考试化学试卷
4 . “304不锈钢”和“高锰钢”是电热水壶内胆常用的材料,兴趣小组对两种钢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1】两种钢的成分有什么区别?
【查阅资料】食品级“304不锈钢”的成分中含铬18%~20%、镍8%~15%、锰低于2%、碳低于0.08%及其他非金属元素;高锰钢的成分中含铬2%、镍3%~5%、锰10%~15%、碳0.9%~1.5%及少量Si、S、P等元素。
【交流讨论】
(1)从物质类别看,“304不锈钢”和“高锰钢”都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提出问题2】锰的金属活动性怎么样?
【查阅资料】锰是一种灰白色金属,氯化锰硫酸锰溶液均为粉红色。
【进行实验】
(2)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1锰片表面出现大量气泡,溶液变为粉红色。锰和稀盐酸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2无明显现象。铜和稀盐酸不反应。
实验3铝片表面有松散的固体出现,溶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锰______(选填“强”或“弱”)。

【得出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小组同学得出铝、锰、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反思交流】
(3)①初次实验时,实验3中未出现预期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②某兴趣小组只选用三种试剂,两支试管,就证明了铝、锰、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这三种试剂是______
【拓展应用】
(4)生活中使用“304不锈钢”和“高锰钢”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实验室开放日,同学们来到实验室【实验目的】探究口罩熔喷布的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①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设计并进行实验】连接装置如图,装入相关试剂后,先通入一段时间O2,再点燃酒精灯,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1)装置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产生了_______,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了_______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熔喷布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是否含有其他元素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去判断。
【反思与拓展】实验开始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才可以进行实验。
【实验安全问题】
(2)使用酒精灯前需要检查酒精灯容量不少于_______不超过_______
(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10.6g(1g以下用游码)硫酸铜晶体,称量后发现误将砝码和药品位置颠倒了,则该同学实际称量的药品的质量是_______g。
(4)给试管内硫酸铜晶体加热时,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是_______(答一点)。
(5)在化学实验课堂中,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了几个将物质混合的化学小实验,如图所示,下列A﹣E容器中,分别盛有不同的物质,其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
2024-02-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河口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6 . “304不锈钢”和“高锰钢”是电热水壶内胆常用的材料,兴趣小组对两种钢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1】两种钢的成分有什么区别?
【交流讨论】
(1)从物质类别看,“304不锈钢”和“高锰钢”都属于_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提出问题2】“304不锈钢”中加入铬的作用是什么?
【查阅资料】铬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镀在其他金属上可以起保护作用。
【得出结论】
(2)“304不锈钢”中加入铬的作用是_______
【提出问题3】锰的金属活动性怎么样?
【查阅资料】锰是一种灰白色金属,氯化锰(MnCl2)硫酸锰(MnSO4)溶液均为无色。
【进行实验】
(3)请完善下面表格。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把光亮的锰片插入到稀盐酸中锰片表面出现大量气泡锰与稀盐酸反应。
2把光亮的铜片插入到稀盐酸中无明显现象铜不与稀盐酸反应
3把光亮的铝片插入硫酸锰溶液中铝片表面有松散固体出现铝的活动性比锰(选填‘强’或‘弱’)_______

【反思交流】
(4)初次实验时,实验3中未出现预期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5)兴趣小组选用三种试剂也证明了铝、锰、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方案是(写出操作、现象)_______
2024-01-2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7 .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3.15”晚会曾曝出某品牌金饰品掺假的事件,这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一种黄金饰品进行了相关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假黄金通常含黄铜(Cu-Zn合金)。
(1)黄铜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提出问题】怎样鉴别真假黄金?
【实验探究】
(2)鉴别黄金样品的真假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Ⅰ.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①___________样品表面有气泡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___________此样品为⑤___________(填“真”或“假”)黄金
Ⅱ.取少量样品放在陶土网上,用酒精灯加热___________
Ⅲ.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④___________溶液样品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的蓝色消失

(3)金的金属活动性比铜、锌___________(填“强”或“弱”),因此利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鉴别真假黄金。
【拓展应用】同学们又对某未知金属X与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探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4)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实验1中铜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成,实验2中观察到X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断出X与铜、银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___________
2024-01-1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8 . 有一种神奇的蜡烛,点着后吹不灭,而且看上去和普通的蜡烛一模一样,那么到底是什么玄机能让蜡烛持续燃烧?请你一起参与下列探究。
活动一:了解“吹不灭”蜡烛的工作原理
【查阅资料】普通蜡烛由石蜡和蜡烛芯制成,而“吹不灭”蜡烛是在蜡烛芯上包裹一层打火石的粉末,打火石是由某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当蜡烛燃烧时,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接触到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交流讨论】
(1)“吹不灭”蜡烛中的打火石属于________(填物质的类别)。
(2)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活动二:探究打火石中金属的成分
【信息检索】蜡烛芯内打火石中的金属可能是镁、铁或铜中的一种。
【进行实验】为确定打火石中的该金属的成分,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注: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元素对金属性质的影响)。
(3)请完善下面表格。
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切开蜡烛,取出打火石,用砂纸打磨打火石呈银白色该金属一定不是________
2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________该金属一定不是铁,而是镁

【实验结论】打火石中的金属是镁
【实验反思】
(4)实验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活动三:寻找熄灭“吹不灭”蜡烛的方法
【交流讨论】
(5)这种“吹不灭”的蜡烛实际上也可以熄灭,你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
2024-01-1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9 . 兴趣小组开展“自制简易家庭制氧机”的跨学科实践活动。
活动一:探秘制氧原理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有两种:分子筛制氧法和化学试剂法。
(1)分子筛制氧法以空气为原料,当空气经过分子筛时,氮气和氧气分离,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制氧机制得的“氧气”属于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市场上销售的家用化学试剂氧机的主要原料一般是过氧化氢溶液或过碳酸钠固体(化学式为2Na2CO3•3H2O2。溶于水后能发生反应:2Na2CO3•3H2O2Na2CO3+H2O+O2,且该反应放热)。该方法相比于高锰酸钾制氧气优点在于______。(写出1点即可)
活动二:选择制氧试剂
【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产生150mL的氧气,以5%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制氧剂需要9.1mL;以过碳酸钠为制氧剂需要1.41g。
【实验方案】利用如图装置设计如表实验并记录0-20min量筒中水的体积。

锥形瓶中药品注射器中药品
实验10.2g二氧化锰9.1mL5%过氧化氢溶液
实验21.41g过碳酸钠和0.2g二氧化锰一定体积的水

(3)检查如图装置气密性时,先堵住末端导管口,将注射器活塞拉动到一定位置,松开手后,观察到_________,说明装置不漏气。
   
(4)实验1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5)实验2中水的体积较合适的是_______mL。
(6)依据如图所示实验结果,小组同学决定选用过碳酸钠固体作为便携式制氧机的制氧剂,理由是:
   
①过碳酸钠是固体,比过氧化氢溶液便于携带。
_______
2023-11-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石狮市中英文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10 . 某校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验证,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实验,反应结束后天平指针向右偏移,原因是____________。该实验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小李对图1实验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将气球中的碳酸钠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气球鼓起,天平指针最终向右偏移。小李多次重复该实验,仍得到相同结果,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
(3)图3实验,锥形瓶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实验中,红磷的质量若不足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对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该实验装置中气球除了用于形成密闭体系外,还具有的作用是______
(4)小张进行了图4实验,锥形瓶中装有水和冰块,冰块与水混合后得到的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待冰块完全融化,观察到冰块融化前后天平指针都指向刻度盘中间,小张认为该实验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但小王认为该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______(填“小张”或“小王”)的说法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
【拓展与延伸】小王利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图,小王将适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团棉花并测得反应装置(含棉花)与药品的总质量为;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量筒中气体体积为V;再次测得反应装置(含棉花)与药品的总质量为。已知常温常压下氧气密度为

(5)加热高锰酸钾制得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小王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发现:,与质量守恒定律不符。他分析了可能的原因,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一部分氧气溶于水中
B.试管中的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分解
C.待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气泡时用量筒收集氧气
D.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2023-11-2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