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溶解度的相关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32 道试题
1 . 神奇的“风暴瓶”能“预报天气,冷暖先知”。制作“风暴瓶”用到以下物质:樟脑、酒精、水等。
(1)将樟脑的酒精饱和溶液滴入水中,出现了明显的浑浊,说明樟脑在酒精中的溶解能力__________(填“强于”或“弱于”)其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把樟脑的酒精饱和溶液降温也出现了晶体。除上述方法外,__________也能使樟脑从溶液中结晶。
(2)如图1为的溶解度曲线。℃时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填“>”“<”或“=”)。

(3)已知X是中的一种,小敏同学对该物质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据图回答问题。X是__________,②和③中的溶液分别达到饱和状态还需加入X的质量更小的是__________(填“②”或“③”)。
2024-06-1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日照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二模化学试卷
2 .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
(2)在蔗糖溶液中,蔗糖以______(填粒子名称)的形式存在。
(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温度为______℃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若采用升温、恒温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某物质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则该物质是______
④R 是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的一种,现用R 作图2实验,I、II中没有固体析出,III中有固体析出。根据图示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R是甲物质
B.I和II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I、II、III中, 只有III的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D.I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Ⅲ的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
2024-06-1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二模化学试题
3 . 水和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1)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___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明矾的化学式可用KAl(SO4)x·12H2O来表示,其中x=___________
(2)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对青蒿素的研究取得巨大成就而荣获了诺贝尔奖。她用乙醚代替水成功提取出青蒿素,说明研究青蒿素在不同的___________(填“溶质”或“溶剂”)中的溶解性很有价值。为了提高药物在水中或油中的溶解性,对其进行了分子结构修饰,说明了物质的___________决定物质的性质。
(3)如图为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将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溶液___________乙溶液(填“>”或“<”或“=”)。
②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溶液___________乙溶液(填“>”或“<”或“=”)。
(4)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20℃时,将一定量NaCl溶液平均分为三份,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据此分析,y=___________,每一份NaCl溶液中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024-06-1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考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4 . 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B.b点表示t2 ℃时,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C.t1 ℃时,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可得到70g溶液
D.t3 ℃时,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2024-06-13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5 .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t2℃时,将甲、乙各30g分别加入盛有5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二所示。

(1)B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甲”或“乙”)。
(2)t2℃时,将B烧杯中的溶液全部倒入A烧杯中(甲和乙不反应),充分搅拌后,A烧杯中的固体___________(填“全部溶解”“部分溶解”或“不溶解”)。
(3)t2℃时,欲使混合后溶液恰好形成甲的饱和溶液,应再加入甲___________g。
2024-06-13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九年级中考三模物理·化学试题-初中化学
6 . 如图为KNO3和 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解NaCl时搅拌能增大NaCl的溶解度
B.t2℃时,将45 g KNO3加入50g水中,得到KNO3的饱和溶液
C.分别将t1℃时 NaCl 和 KNO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分别将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KNO3溶液析出晶体多
2024-06-13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中招二模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0.85) |
名校
解题方法
7 . 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结合图一、图二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一分析,________℃时,甲、乙溶解度相等;
(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各加入水,充分搅拌,溶解情况如图二所示,则B烧杯内的溶质是________(填“甲”或“乙”);
(3)下列有关甲、乙两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甲、乙两物质相比,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B.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将℃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析出晶体质量甲大于乙
D.℃时,将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以加入甲,充分搅拌后过滤
2024-06-13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8 .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图中交点b代表的意义为______
(2)若将c点甲的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并保持溶液质量不变,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3)将t2℃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后,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B.溶液中水的质量:甲<乙
C.溶质的质量:甲<乙D.溶液的质量:甲=乙

(4)t2℃时,将mg甲溶液进行下图所示操作:

则m的值为______
2024-06-13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第一中学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9 .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的联合制碱法,极大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
(1)和NaCl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时,174g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②将℃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所得溶液的质量:
B.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C.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析出固体的质量:
(2)溶液可用于清洗油污。化学小组对影响溶液去油污效果的因素进行探究。分别用不同温度、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溶质质量分数2%2%2%6%6%6%
溶液温度/℃204060204060
经实验测定,清洗油污的效果是:⑥号>③号,③号>①号,则⑤号_____(填“>”或“<”)①号。
在家中用苏打清洗油污时,为增强清洗效果,请提出一点合理建议:_____
2024-06-13更新 | 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三)
10 . 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钾形成溶液,再降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①,结合图②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是31.6g
B.降温至t时刻时硝酸钾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C.60℃时,在100g水中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46.6g
D.未降温之前的溶液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