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盐和化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753 道试题
1 .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山西省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阳曲小米就是山西省在乡村振兴中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某校实践小组同学在老师组织下,带着极大的兴趣走进了阳曲小米生产基地,对小米的营养价值,生长环境,种植及宣传活动等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了解阳曲小米的营养价值
【查阅资料】小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小米又名粟,在北方称为谷子,谷子脱壳后即为小米。
【咨询交流】
(1)同学们听取相关人员的介绍,获悉阳曲小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富含蛋白质、油脂、维生素A、维生素B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食用阳曲小米可以预防的疾病是_________
任务二:探访阳曲小米的生长环境
【参观学习】小组同学在相关人员陪同下,走进了田间,观察到当地土壤为褐色(其中含碳酸盐)。
【小组合作】
(2)为了检验当地土壤的酸碱性,小组同学亲自收集当地土壤,将土壤样品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然后取适量烧杯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说明该土壤呈碱性。
任务三:了解阳曲小米的种植过程
【社会调查】
(3)同学们向当地农民咨询得知,谷子是小籽粒作物,幼苗顶土能力差,播前要精细整地,保证土壤疏松,目的是______________
【专家指导】
(4)小组同学咨询了当地种植技术人员,了解到谷子在开花灌浆期需施加尿素[化学式为CO(NH2)2]以补充______________(填肥料类型),在灌浆中期可喷施硫酸钾。
【进行实验】
(5)小组同学对土壤中是否有硫酸钾化肥残留产生了好奇,设计了实验方案,对土壤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适量任务二烧杯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_______有白色沉淀产生含硫酸根离子

【反思评价】
(6)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7)有同学认为该实验并不能确定土壤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原因是__________。同学们一起改进了实验方案,最终确定土壤中含有硫酸钾化肥的残留。
任务四:设计阳曲小米宣传活动
活动主题我为阳曲小米代言
活动对象学校学生
时间地点5月8日上午、光辉中学
活动形式展示,体验
活动流程①通过展板,实物展现阳曲小米的历史、特点等。②与同学们一同体验阳曲小米的不同做法。③活动总结,撰写实践报告
【成果分享】
(8)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了阳曲小米,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家乡的优秀文化展演活动,在项目化学习报告中也提到了为家乡特产进行宣传的想法和建议,请你在宣传活动中为阳曲小米设计一条宣传语:_________
2024-06-1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化学(山西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2024·山西·模拟预测
2 . 同学们学习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并在实验室完成了验证酸和碱化学性质的相关实验,其中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1)实验方法:实验1,将表面布满铁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具体操作是_________。然后向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实验2,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并观察现象。
(2)实验原理:实验2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实验结论:酸可以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碱可以与某些盐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后,清洗并整理仪器,完善实验报告,离开实验室。
【问题与交流】
(4)①利用实验1的结论,可以解释生活中的什么现象?_________
②写出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_________
2024-06-12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化学(山西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2024·陕西·模拟预测
3 . 为验证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做了如图实验。

(1)试管B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向试管C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为___色。(提示:氯化银不溶于水)。
(3)E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完毕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滤液中可能存在的溶质有_____
2024-06-12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化学(陕西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4 . 学习化学,可以帮助人们研制新的材料、研究新的能源、研究生命现象、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污染和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增产、促进入体健康等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修建高速公路所用的沥青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D.为预防大脖子病,应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
2024-06-12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化学(长沙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5 .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拟用水培法种植豆苗菜,为此买了市场上的通用营养液(分A、B 两瓶),并开展了接下来的项目式学习。
营养液 A营养液 B
肥料名称硝酸钙硝酸钾硫酸铵磷酸二氢钙
溶质质量分数9.45%8.08%4.93%1.53%
项目一:探究营养液的成分
(1)根据上表所示营养液的成分,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A.两瓶营养液混合使用能提供N、P、K 三种营养元素
B.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
C.营养液 A 通入CO2会产生浑浊现象
D.过量使用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

验证营养液B中含有铵态氮肥:
【设计并实验】
(2)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营养液B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________营养液B中含有铵态氮肥

项目二:探究营养液的适切性
【查阅资料】1.豆苗适宜生长的pH为6.5~7.5。
Ⅱ.常见的营养液改良剂及其溶液的pH如下表:
改良剂中溶质磷酸二氢钙熟石灰草木灰
有效成分的化学式Ca(H2PO4)2Ca(OH)2K2CO3
改良剂溶液pH3.18.37.1
(3)检测营养液的酸碱性
①取少量营养液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不变色,证明营养液A呈中性。有同学质疑该结论,他的理由是________
②经检测,A、B 浓缩液按照配比稀释混合后,溶液的pH 为3.6,不适用于种植豆苗。
【分析交流】
(4)若采用加入改良剂的方法来调控溶液的酸碱度,肯定不能选用【查阅资料】Ⅱ中的物质是________
项目三:自制营养液
经研究,同学们决定利用从实验室中找到的KNO3、K2SO4、(NH4)2SO4、Na3PO4。自制营养液。
已知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如下表(室温):
Cl-
K+
Na+
Mg2+
Ca2+
(注:溶,该物质可溶于水;不,该物质不溶于水;微,该物质微溶于水)
(5)不能用含Ca2+,Mg2+较多的自来水来配制营养液,请根据所给的溶解性表推测原因________
(6)配制过程中发现药品硫酸铵不足,需要自制。请你选择药品利用中和反应制备硫酸铵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总结反思】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除了考虑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外,还应考虑营养液是否相互反应。同学们在水培豆苗菜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营养液的配方,最终成功培植出新鲜的豆苗菜。
2024-06-12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化学(重庆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2024·重庆·模拟预测
6 . 已知:NH3+HCl=NH4Cl(白色固体),NH3和HCl易溶于水。实验装置如图(部分装置已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b,可观察到右边烧瓶先出现白烟
B.该实验装置可用于探究分子运动
C.若要在右边烧瓶中观察到喷泉现象,可先将止水夹a、b、c关闭,然后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压出来,再打开止水夹a、b
D.实验结束后,打开止水夹a、b、c,左右烧瓶不会出现喷泉现象
2024-06-12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化学(重庆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7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H+四种离子能在碳酸钠溶液中共存
B.浓盐酸、浓硫酸、澄清石灰水都需要密封保存,是因为与空气成分有关
C.在铁制品表面涂抹铝粉可以防止铁生锈,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稳定起到保护膜的作用
D.不需要其他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KOH、Na2SO4、CuSO4、HCl四种溶液
2024-06-12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化学(重庆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8 .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需区分的物质方法
A黄铜和18K黄金加稀盐酸,观察
B蒸馏水和5%的过氧化氢溶液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C氢气和氮气闻气味
D尿素和氯化钾加入熟石灰,研磨,观察
A.AB.BC.CD.D
9 . 归纳总结是有效地促进知识内化的方式。某同学的部分学习笔记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来冶炼金属
B.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放热,可用作自热米饭的加热包
D.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电光源
2024-06-1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K12重庆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三阶段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10 . 分离、除杂、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或方案
A除去NaCl溶液中的加入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B分离CO、混合物先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掉,分离出CO,再继续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释放”
C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
D验证某溶液为稀硫酸用pH试纸测定
A.AB.BC.CD.D
2024-06-1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初中毕业生教学质量检测l理综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