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52 道试题
1 . 配制稀硫酸并验证其性质,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A.量取B.稀释
C.测pHD.除锈
2 . 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氢气:
B.医疗上用碱性物质中和胃酸过多:
C.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
D.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名校中考适应性联考三模化学试题
3 . 某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 的变化。测 定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B.该实验是将稀硫酸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C.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D.30s 时,溶液中溶质为 H2SO4和Na2SO4
4 .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量取液体B.熄灭酒精灯
C.稀释浓硫酸D.测定溶液的pH值
昨日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完成“研究碱式碳酸铜制备的实验条件”,学习小组查得资料: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翠绿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属于碳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主要用于生产催化剂、油漆、颜料、烟火、农药、电镀等。
I.探究碱式碳酸铜制备的实验条件

【实验1】其他条件相同时,取8 %CuSO4溶液50 mL、5.3 %Na2CO3溶液60 mL、不同温度进行上图实验。结果如下:
水浴温度/℃607080
固体颜色蓝绿翠绿暗绿
【实验2】其他条件相同时,取8%CuSO4溶液50mL、不同体积的5.3%Na2CO3溶液,在水浴加热下进行上图实验。结果如下:
Na2CO3溶液体积/mL506070
固体颜色蓝绿翠绿蓝绿

(1)实验采用水浴加热的优点______
(2)为了使生成的碱式碳酸铜稳定,实验过程中需保持反应体系的pH______7(填“<”或“>”)。
(3)设计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
(4)实验2设计中所用的水浴温度为______℃。
结合表中数据可知制备碱式碳酸铜的实验条件,若要获得最佳实验条件还需进一步探究。
II.实践反思
同学们对实验中获得暗绿色固体颜色偏暗的原因进行交流讨论。查阅资料知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会生成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 + H2O+CO2↑,同学们猜想颜色变暗的原因与该反应有关。
(5)验证猜想:控制反应条件与获得暗绿色固体的实验条件相同,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试管A中的试剂为______,若出现______的现象,则该猜想成立;
②写出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小红同学提出:取暗绿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若观察到溶液变蓝色,则也能说明该猜想成立。你觉得是否合理?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6 . 某校实践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对当地土壤的酸碱度、土壤成分及土壤改良措施等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展开了对项目化问题进行科学探究。
任务一:测定土壤酸碱度
【实验准备】在当地土壤中取样。将样品与蒸馏水按一定的质量比在烧杯内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
【进行实验】
(1)测液体的酸碱度: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出土壤呈碱性,pH范围是___________
任务二:探究适合生长的植物
【信息检索】下表为几种经济作物土壤生长的pH范围。
作物茶树棉花苹果树海水稻
适宜生长的pH范围5.0~5.56.0~6.86.0~8.07.0~7.48.0~9.2
【小组交流】
(2)本地土壤最不适宜种植的一种作物是___________
任务三:探究土壤成分
【查阅资料】该土壤颜色是白色,含有NaCl、Na2CO3中1种或2种。AgCl和Ag2CO3均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猜想与假设】①NaCl;②Na2CO3;③NaCl和Na2CO3
【设计实验】验证当地土壤中是否含有NaCl和Na2CO3
【进行实验】
(3)探究土壤成分,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许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___________有气泡产生含有Na2CO3
②另取少许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加入AgNO3溶液___________含有NaCl

【反思评价】
(4)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小组同学对步骤②得出的结论产生了质疑,理由是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考试卷
7 . 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某废镍材料(含有金属Ni及少量Fe、Cu)回收镍,设计流程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

请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时,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____
(2)写出“酸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任写一个)。
(3)H2O2具有氧化性,“氧化”时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Ni、Fe、Cu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
(5)写出滤液II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6)已知Fe3+和Ni2+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如表。“除铁”过程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通过调节溶液的pH使Fe3+完全沉淀而Ni2+不沉淀,则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离子开始沉淀时的pH完全沉淀时的pH
Fe3+2.73.2
Ni2+7.28.7
A.2.7≤pH<3.2B.3.2≤pH<7.2C.3.2≤pH≤8.7D.7.2<pH<8.7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考试卷
8 . 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盛有50 mL热水(pH约为6.4)的烧杯中,用pH传感器和浊度传感器监测溶液的pH和浊度(浊度是指溶液对光线通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通常浊度越高,溶液越浑浊)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OMg(OH)2+H2
B.实线表示溶液浊度随时间的变化
C.50s时向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D.150s后溶液浊度下降是因为生成的Mg(OH)2沉降了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9 .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B.测溶液的
C.过滤D.稀释浓硫酸
昨日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柳州市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10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未经打磨的铝片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
B.按医嘱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不溶于水)】治疗胃酸过多症
C.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
D.从冰箱里拿出汽水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