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和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3 道试题
1 . 中和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下图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请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图象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进行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按照图2中的_______(填甲或乙)图所示进行。
②曲线上M点表示__________
③向烧杯中倾倒20g质量分数为4.0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3滴酚酞试液,振荡,再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为色为止,共用去稀盐酸20g,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2)为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某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根据上图实验,甲同学认为:NaOH与稀盐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不科学,理由是__________
(3)为探究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他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编号为A、B、C、
D、E的五只烧杯中各装入36.5g溶质质量分数为5%、10%、15%、20%、25%的盐酸,再向上述五只烧杯中分别加入40g 20%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测量其温度,数据记录如下:

烧杯编号

A

B

C

D

E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5%

10%

15%

20%

25%

反应后溶液温度(℃)

24℃

34℃

46℃

54℃

54℃

实验结论: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__________
交流反思:反应后,烧杯内溶液pH最小的是__________(填烧杯编号)。
2016-11-28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张家港市初三中考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2 . 下列四个坐标示意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情况,其中肯定错误的是
A.加热一定量碳铵(NH4HCO3)的实验,试管中固体质量的变化
B.向一定量的NaOH稀溶液中逐渐加水进行稀释,溶液的pH变化
C.向盛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硫酸,烧杯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D.向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2016-11-2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张家港市初三中考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3 .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在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酸碱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则硫酸与氢氧化钾反应也会放出热量
C.Zn、Fe都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置换生成H2,则金属都能与稀酸发生反应生成H2
D.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2016-11-28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张家港市初三中考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4 . 某同学想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取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30ml,用温度计测出其温度为13℃。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固体,再用温度计测出温度为22℃。由此,该同学得出NaOH与稀硫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壮壮同学认为由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不科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
(2)根据本实验的目的,请你改进他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
(3)子萱同学取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不变色。因此他得出溶液呈中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他应补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
2016-11-28更新 | 3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省东营市、济南市、德州市九年级下学期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5 . 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很多同学对其产生探究兴趣.
(1)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                  
(2)配制4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
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 、转移.量取水时如俯视读数,则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将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10%,最后将氢氧化钠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备用,在标签上可以不必注明的是 (填字母)
A.40g B.10% C.NaOH溶液
(3)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4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反应后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B到C的过程中,烧杯内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②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2016-11-28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阶段(4月)测试化学试卷
6 . 利用pH传感器可以精确测出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是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盐酸滴入NaOH溶液中
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仅有NaCl
C.反应进行到B点放出的热量最多
D.B到C的过程中NaCl逐渐增加
7 . 一定温度下,向含有适量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盐酸,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点时溶液呈无色
B.从M—N点反应放出的热量逐渐增大,随后逐渐减少
C.N点时溶液的pH最大
D.P点时,溶液中至少含两种溶质
8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室温的条件下(温度为20℃),为了测定H2SO4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在左下图的小烧杯中加入8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密度1 g/mL),并滴入3滴酚酞,测量其温度;另取过量的稀硫酸(密度1.12g/mL),测量其温度后逐量缓慢地加入到小烧杯中,边加边用环形玻璃棒搅拌;测得烧杯中溶液温度的变化与加入稀硫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右下图所示。
   
(1)当加入5 mL稀硫酸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填写溶质化学式)。
(2)当加入约为          mL稀硫酸时,烧杯中溶液的温度达到最高。此时烧杯中溶液的温度约为(填写整数)           ℃,烧杯中溶液颜色                    
(3)当加入稀硫酸的体积大于10mL时,溶液温度下降的原因是                    
(4)当溶液温度升到最高时,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016-11-28更新 | 4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01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
9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内壁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B.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看到水槽内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
C.实验室制氧气时,先用分液漏斗将双氧水加入锥形瓶内,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两种无色溶液混合前后,插入温度计观察温度变化
2014·上海·二模
10 . 盐酸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B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D.随稀盐酸的加入,反应放出的热量由少变多,再由多变少
2016-11-28更新 | 12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上海市闸北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