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7 道试题
1 . 关于扬州东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全国最大的电力抽水机站B.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C.以“天划神镂,雅石造境”为设计理念D.是连镇高速铁路的终点站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古井中学三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中探索中国革命与建设新路……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中国的发展道路产生了独一无二的影响;而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摘编自《近代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时空示意图: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任理轩《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1)材料一中说“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中国的发展道路产生了独一无二的影响”,你如何理解?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什么?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五中联片教研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3 . 下列书籍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主题是(   )

A.中国近代化的艰辛探索历程B.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第三世界政治力量发展壮大
7日内更新 | 5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中国梦关乎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凝聚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憧憬和期待,它是整个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梦想,是亿万人民世代相传的夙愿,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创造者。中国梦将在何时实现(     
A.中国共产党成立150年时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0年时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D.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7日内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对材料中“‘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进行解读。

材料二 中共一大的代表,年龄最长的四十五岁,最年轻的十九岁,平均二十八岁,作为湖南代表之一的毛泽东还没有满二十八岁……这些年轻人以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一心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国土上创立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会。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这些年轻人要创立的“崭新的合理的社会”是什么。他们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材料三

左权致母亲(1937年)

山西的民众,整个华北的民众,对我军极表好感。我们都喊着“八路军是我们的救星”。

——《百年革命家书》

左权:八路军的高级将领。
万慧芬的日记

(我要)坚持艰苦朴实的生活作……开动脑筋,站稳立场,帮助贫雇农彻底翻身,一定要胜利完成土改。

——1951年11月26日

万慧芬:新中国培券的第一批大学生

(3)根据材料三中“八路军”是人民军队在哪一历史时期的称呼。联系所学,说说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历史使命是什么。阅读万慧芬日记并结合所学,简述她参与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农村社会变革的意义。
(4)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如何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6 . 北京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交民巷是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1901年它变成了列强的大本营,不许中国人居住;1919年,3000多名学生聚集在这里,向各国使馆提交抗议书;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副武装昂首通过这里,洗刷了50年来的耻辱。

材料二   1954年,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北京同仁堂在生产、销售规模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

材料三   北京天桥百货商场在改革之前,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1984年7月,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改革后,商场有了资金,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

材料四   北京是世界上首座“双奥之城”,冬奥会创造了诸多“第一”,……在这些耀眼的成就背后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科技实力的有力支撑……

(1)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2)根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北京同仁堂“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在“改造”后,它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体现了城市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什么?通过改革,我国确立了什么经济体制?
(4)根据材料四概括北京举办冬奥会的成功要素。
(5)从百年古都的历史蜕变中,你有哪些感悟?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3-2024学年初中毕业年级第二次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 道德与法治 历史合卷(开卷) -初中历史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范围内,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从制度选择的层面去考察,无非有两条: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从具体路径选择的层面去考察,按照陈云的说法:工业化不外三条路:重轻并进,先重后轻,先轻后重。走哪一条路,要看我们的国情。

——沙健孙《毛泽东思想通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建国初期进行工业化建设的特点。

材料二   ……“工业化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

(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努力追求工业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祖国的大陆被滚滚的江水隔断,南北交通在这里受到阻挡……19552月,组成了以茅以升为核心的技术委员会,还邀请苏联桥梁专家组成一个28人的专家组,提供技术指导。195591日,工程正式动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来自全国各地的工程技术人员齐聚此地为之奋斗,当地的十万干部群众,也纷纷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19571015日,大桥正式通车。

——195426日《人民日报》社论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我国工业化建设能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材料四   在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国要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重视科技力量,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世界共同发展。

——十九大报告《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4)据材料三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走一条怎样的工业化道路?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历史事件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通过

195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65年

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1982 年

第四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施行

1997年

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2020年5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3年3月

全国人大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 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

材料二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人权 保障,加强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如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 会议作出关于废止劳动教养制度的决定;十八大新一届领导班子一上 任,就出台了限制其自身权力的“八项规定”,建立严格的权力监督制约 机制;人大常委会在审议法律案时,应通过多种形式征求全国人大代表 的意见;法律委员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应就立法草案 举行立法听证会,听取有关基层、群体代表、部门、人民团体、专家和社会 各方面的意见;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通过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 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法律 法规草案及其起草、修改的说明应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等;习近平同志 指出,要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要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 众身边腐败问题的力度;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登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摘编自姜明安《新时代中国法治的重大发展进步》

(1)请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三个有关联的历史事件,通过示意图的形式将其关系展示出来,并说明设计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法治建设有何特点。
(3)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中学生可以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做出的有益活动。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第一初级中学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9 . 睁峡岁月,有物为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克服国民党当局的重重阻碍,终于在武汉与广大读者见面了。报纸的发刊词宣布:“本报愿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伟大战争中做一个鼓励前进的号角”,“成为全国民众的共同呼声”,“将自己变成一切抗日的个人、集团、团体和党派的共同喉舌”。

——摘编自《〈新华日报〉在武汉吹响鼓励前进的号角》

材料二   除了读者信箱,《新华日报》还开辟“工人园地”“青年生活”“妇女之路”“友声”等专栏,为这些读者成为作者提供空间,反映群众的话语与心声。在创刊两周年之际,《新华日报》通过启事在编辑方针、版面编排等各个方面广泛征求意见。自此,每逢创刊周年征求读者意见成为《新华日报》的重要传统。1943年报社对读者成分进行调查后发现,70%的读者是工人,由此开设“工人习作”专页,刊登工人作品,进一步推动报纸的通俗化、大众化转型。

——摘编自《号角催征—解码〈新华日报〉老报纸里的百年初心》

材料三   如下图

            1949年《新华日报》                                                                 国庆版2023年《新华日报》国庆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华日报》创办的历史背景及初心使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华日报》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透过《新华日报》两幅国庆版面,谈谈你的感想。
(4)报刊作为文献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史料价值。在通过报刊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连州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铁人王进喜名言

材料二   1980年中央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从此,深圳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肩负起在这场伟大实践中“先行一步”的历史重任……可以说,深圳的发展建设浸透着一代代改革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政治勇气,更见证了改革开放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材料三   20215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0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

材料四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典范的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丰富了人类探索现代化的多元图景和多元路径,为人类文明多样性发展提供了新的样态。

——摘编自薛金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世界意义》

(1)材料一中的“大油田”指的是什么油田?从王进喜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
(2)据材料二、概括深圳的地位或作用。联系所学,用示意图表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意义。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抽测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