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1 道试题
1 . 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历史, 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反贫困的奋斗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从一诞生就深刻认识到:“如果贫苦农民要除去贫困和痛苦的环境, 那就非起来革命不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关注农民问题,并在农村建立   根据地,通过推动土地革命,改变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分配,发动并组织贫困农民“打土 豪、分田地”,实现农民的翻身解放,进而“唤起工农千百万”,迎来“天翻地覆慨而慷”。

——摘编自《决战脱贫攻坚关键在党的领导》

材料二   中国40年扶贫基本情况表

阶段主要扶贫机制贫困人口变化农村居民可比人均纯收入
体制改革主导的扶贫开 发(1978—1985年)农村制度改革从7.7亿人减少到6.6 亿人从133.6元提高到359.3元
解决温饱的扶贫开发 (1986—2000年)开发式扶贫战略和贫 困县为主的瞄准机制贫困人口下降到4.6 亿人从359.3元提高到646.0元
巩固温饱的扶贫开发 (2001—2010年)开发式扶贫战略和贫 困村为主的瞄准机制贫困人口下降到不足 1.7亿人从646.0元提高到1275.1元
全面小康的扶贫开发 (2011—2020年年底)精准扶贫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 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从1275.1元提高到12588元

——摘编自汪三贵《中国40年大规模减贫:推动力量与制度基础》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说明以毛泽东为代表 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帮助贫苦农民“除去贫困和痛苦的环境”的。
(2)根据材料二,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考前信息押题卷 (一)
2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这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D.全面从严治党
7日内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人都有很多路要走,路上难免会有挫折,会走弯路。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终于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 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   1978年,邓小平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题词为:给饱受极端主义之苦的中 国带来了稳定与安宁。

——美国《时代周刊》

材料三   “不曾照猫白猫,抓住老鼠就足好猫”。

材料四   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中明确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询式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灾走自己的附 ……制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史,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 发有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定会月益“强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同去在1949-1956年期向为实现“中国现代化”有哪些单明举措?(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各列举一例举措)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极端主义”是如何得以纠正的?
(3)材料三中“黑猫白猫论”跟1992年哪场重大的思想解放事件有关?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邓小平的带领下,我国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4)材料四中“走自己的路”指的是党最终找到了一条什么正确道路?
(5)据材料,推进中华民族日益“强起来”的承大举措是什么?为了中华民族的“中国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应该怎么做?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苑双语学校2024年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特殊的国内外形势,毛泽东借鉴了苏联的工业化模式,并对其弊端进行了反思和调整。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中国不能照搬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而应在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上去发展重工业……斯大林认为实现工业化的标准是工业产值在整个工农业总产值中占70%,毛泽东则提出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思想。毛泽东还提出了以人为本,让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实行企业民主管理。

——摘编自鲁碧华《毛泽东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反思与突破》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

西方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锲而不舍,依靠勤劳智慧苦干实干拼搏得来的。中国以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式现代化是致力于实现世界和平和谐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是牺牲别人发展自己的现代化,而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促进世界发展繁荣的现代化。

——摘编自周文《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三个维度》

西方式的现代化以资本主义议会民主作为政治制度,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富于活力但难以形成合力。西方式的现代化建立在对于其他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侵略.和殖民基础之上,构建起霸权主义世界体系,使得很多后发达国家很难既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又能保持自身独立。

——摘编自欧阳康《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哪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借鉴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原因,并分析在实现工业化方面毛泽东不同于苏联的主张。
(2)据材料二,比较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的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实验中学2024年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历史事件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通过

195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65年

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1982 年

第四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施行

1997年

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2020年5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3年3月

全国人大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 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

材料二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人权 保障,加强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如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 会议作出关于废止劳动教养制度的决定;十八大新一届领导班子一上 任,就出台了限制其自身权力的“八项规定”,建立严格的权力监督制约 机制;人大常委会在审议法律案时,应通过多种形式征求全国人大代表 的意见;法律委员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应就立法草案 举行立法听证会,听取有关基层、群体代表、部门、人民团体、专家和社会 各方面的意见;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通过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 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法律 法规草案及其起草、修改的说明应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等;习近平同志 指出,要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要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 众身边腐败问题的力度;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登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摘编自姜明安《新时代中国法治的重大发展进步》

(1)请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三个有关联的历史事件,通过示意图的形式将其关系展示出来,并说明设计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法治建设有何特点。
(3)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中学生可以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做出的有益活动。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第一初级中学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6 .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物政治主张
孔子“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老子“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
韩非“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

——引自《论语》《老子》《韩非子》

材料二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点。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老子、韩非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后中国封建社会居于主导地位的思想。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法治建设的成果,并谈谈中国特色法治建设的积极影响。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振华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二模试题(无答案)
7 . 广西位于岭南地区,简称“桂”,是我国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广西各族与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的发展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14年,灵渠建成,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打通了南北水路,为秦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保障。同年,秦军攻占了岭南,随即建立了桂林、南海、象等郡,岭南正式纳入秦朝的版图,也开启了岭南融入中华文明的进程。自秦朝以来,灵渠在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各族人民交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360百科》

材料二   1944年初,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10下旬集中15万兵力进攻桂林城,中国守军进行殊死抵抗,史称“桂林保卫战”。不足2万的桂军在民众支持下利用天然岩洞筑成的工事进行顽强抵抗,誓死不退。此役,3位将军殉国,数百位军官牺牲,一万多名士兵战死,谱写了抗战史上一出慷慨悲壮的英雄史诗!桂林保卫战是地方军抗战的缩影,在抗日战场上,桂军、西北军、湘军、川军、滇军等等,在外敌入侵,民族危亡的关头,他们表现出了中国人应有的血性,为拯救民族的危亡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像淞沪会战中,湘军士兵在进入阵地时都要对周围的人说:“来世再见”,桂军士兵光着膀子挺着刺刀与日军坦克“肉搏”,川军的一个师与日军激战仅存数百人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永不屈服的象征。

——摘编自《360百科》

材料三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5月6目至8日在广西调研。他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切实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摘自《光明日报》(2024年05月09日)

(1)据材料一,灵渠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归纳灵渠开通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桂林保卫战”表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材料三中,“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制度保障是什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于哪一年?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容县一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8 . 现代化也称近代化,实现经济上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梦想。
时期探索、发展发展趋势




1840—1949
洋务运动虽然开启近代化之路,但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都归于失败,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
维新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


1949—1978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等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体系








1978至今
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开放,建立经济特区、扩大开放范围,加入WTO等

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综合国力提升,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
进入新时代,做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 新发展理念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前进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通过中国近现代探索“现代化之路”的历程,自拟观点,并对该观点展开论述,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正确,可选取一则或多则材料,从背景、目标、结果、影响、评价等多角度加以阐述,表述成文。)
2024-06-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曲阜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40年扶贫基本情况表

   阶段主要扶贫机制贫困人口变化农村居民可比人均纯收入
体制改革主导的扶贫开发(1978—1985)农村制度改革从7.7亿人减少到6.6亿人从133.6元提高到359.3元
解决温饱的扶贫开发(1986—2000)开发式扶贫战略和贫困县为主的瞄准机制。贫困人口下降到4.6亿人从359.3元提高到646.0元
巩固温饱的扶贫开发(2001—2010)开发式扶贫战略和贫困村为主的瞄准机制。贫困人口下降到不足1.7亿人从646.0元提高到1275.1元
全面小康的扶贫开发(2011—2021)举全党全国之力持续推进减贫事业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从1275.1元提高到12588元

——摘编自汪三贵《中国40年大规模减贫:推动力量与制度基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78—1985年“农村制度改革 ”的主要方式。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材料和所学中国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6-0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安市“四校联盟”九年级下学期4月中考历史模拟卷(二)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列现象中,发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
2024-06-0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