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837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治国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哪些措施落实了这一理念?

材料二:宋太祖一再强调“宰相须用读书人”,“不以武人为大帅,专制一道。必以文臣为经略,以总制之”。掌管军政的枢密使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都指挥使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摘编自李道涛《试论宋代推行……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宋代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带来了什么消极影响?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示意图中D处设置的机构名称。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指出D处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意义。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治国理政方针有什么共同作用。
今日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中学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唯物史观】

材料一   辽宋为兄弟之国,(两国)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1)材料一的内容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有人说,这一协定对于北宋是“屈辱”的,你如何评价?

【历史解释】

材料二   当时割据势力最大的要数成德、魏博、平卢三镇。成德镇自762年李宝臣开始割据以来,占有恒、定、易等7州,拥兵5万;魏博节度使田承嗣自763年开始割据,占有魏、博、卫等7州,拥兵5万……这些藩镇相互勾结,不执行朝廷法令。

(2)材料二反映的是唐朝时期哪一政治局面?是哪一次历史事件导致这一局面的出现?

【家国情怀】

材料三

A:岳飞一生廉洁正直,精忠报国。有人问他:“什么时候才能天下太平?”岳飞答道:“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B:文天祥兵败被俘后,宁死不屈,写下《正气歌》忽必烈亲自劝降,他严词拒
绝。刑场上,他面南而拜,从容就义。
(3)请任选A、B一则材料,谈谈这位英雄身上体现出的高尚品质。
今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有很多的少数民族都建立过自己的政权,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A.党项——吐蕃,女真——金B.契丹——辽,党项——金
C.女真——金,党项——西夏D.契丹——金,女真——辽
昨日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东丽区华新共同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影响深远的地方管理制度——行省制度始于(     
A.秦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昨日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5 .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说,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关于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材料叙述的史实并未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B.导致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事件是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C.私营企业的“集体消亡”是通过走公私合营道路实现的
D.私营企业改造的创举是成立生产合作社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在工业发展中,中央还提出了“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和不新建”的方针,对内地的基本建设投资在投资总额中比重不断上升,引进苏联技术的基础上开始了对自己的科研体系和技术人才的培养。

——摘编自郑有贵《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为了配合“一五”计划的实施,国家还对重要的生产资料在全国范围进行统一平衡分配,与“一五”计划几乎同时进行的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

——摘编自董志凯、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一五”计划的特点;与此同时,我国交通运输业也得到迅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时间及实质。
(3)结合所学,说明“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之间的联系。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50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于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这场战争的胜利,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应是(     
A.土地改革B.渡江战役C.抗美援朝D.三大改造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河南省某村庄的大事年表(部分),回答问题。
1950年,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统一、公平地分配给贫苦农民。
1951年,积极参与订立爱国公约,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增产节约、捐献飞机大炮的活动。
1953年,除富(农)外都参加了合作互助,还成立了一个信用组……村上修好两条大马路……
1958年       为相应国家号召,提高钢铁产量,掀起了大建小土炉、土高炉的群众运动。
1976年       杂交水稻三系开始在村里实验和推广。
1983年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人民公社。

(1)阅读大事年表,列举出我们了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任写三件即可)
(2)请选择表中一则史料说明该村庄为我国科技进步作出的贡献,并说明理由。
(3)说出我国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间和地区。该村庄直至1983年才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请总结说明改革特点。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图所示我国古代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B.
C.D.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10 . 加强民族交流和对外交往,是彰显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去往国家人物内容结果
唐→天竺西行取经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著有②______
唐→日本六次东渡对日本文化影响很大
(1)请将材料一表格中①②③三个空白处补充完整填在答题卡上。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有哪两种主要形式。

材料二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下,共遵诚信,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后辽宋长时期处于什么局面?

材料三       桧知飞志锐不可回,乃先请张俊、杨沂中等归,而后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字金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于一旦。”

——《宋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这位抗金将领及主和派大臣的名字。分析这位抗金将领受到百姓尊敬的原因。

材料四       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七年级《历史(下)》

(4)根据材料四,说说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5)根据以上历史发展史实,谈谈你认为对当今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启示?(答出一点即可)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