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近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852 道试题
1 . 下表
作者作品     
但丁《神曲》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
薄伽丘《十日谈》宣扬“幸福在人间”的理念
伽利略《星空信使》大力支持“日心说”理论
表中所示作品的共同影响是(     
A.促进了思想解放B.复兴了希腊文化
C.传播了启蒙思想D.推动了大学发展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宁德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 . 人类不断向未知世界探索,世界大了,世界也小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29里贝罗绘制的《世界地图》囊括迄今所知一切地方翔实绘制了欧洲、非洲、中南美洲的海岸线和岛屿首次展现了太平洋的真实跨度和连续的北美洲海岸线。

——摘编自席会东《皇家秘图的帝国掠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图绘制范围的扩大源于哪一历史事件。请从世界联系的角度评价这一事件。

材料二   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驾驶员迈克尔·柯林斯基说道:“我在1969年飞向月球当我看到眼前小到可以用大拇指盖住的地球不禁笑了起来。”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丛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69年美国飞船飞向月球的背景。

材料三   21世纪初电子通信等技术极大消除了时空隔阂资本、技术、信息、劳动力等跨国流动成为常态各国成为全球共同利益链条上的一环世界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地球村”所呈现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人们对地球认知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昨日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中考历史真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英国议会针对工厂的立法(部分)

时间事件
1843年伦敦天空充满烟尘,于是颁布《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
1874年女工在轻工业从业者中占比提高,但从事重工业给身体带来伤害,反而影 响生产效率,于是《工厂(妇女健康)法》获得通过
1883年面对工人抗争,出台《工厂与作坊法》规定:工厂必须具备全套工作服等

——据孙东波《19世纪英国工厂立法初探》等编制

材料二 1881 年,李鸿章创办的开平矿务局,从矿区所在的唐山,建一条铁路到胥各庄,运出的煤炭供应给清政府创办的企业。这条铁路投运后吸引大量乘客,唐山逐渐成为人口与 产业聚集的城市。1906年,民营的广东粤汉铁路总公司成立,为民间工厂运输原料和产品。

——摘编自赵德馨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英国议会针对工厂立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铁路发展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谈谈中、英经济近代化建设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启示。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中考历史预测卷(二)试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的现代化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一定的技术、经济、环境条件和思想力量下促成的社会发展进程。

材料二

(到1900年时)当非洲十分之九的面积 已经被占领、全世界已经瓜分完毕的时候, 一个垄断地占有殖民地、因而使瓜分世界和
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特别尖锐起来的时代就
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①1953年,赫鲁晓夫开始改革
②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
③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④1967年,欧共体成立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整理

图C                                                                         图D

材料三 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尽管现代化 是由西方国家率先开启的,但西方的现代化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标准,因各个国家的具体环境条件不同,现代化的道路也不同。

——丰子义《从世界现代化看中国式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图A并结合所学,从时间轴中任选两个历史事实,阐述其联系。结合所学,从历史的角度和审美的角度简述图B作品的价值。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图C“斗争特别尖锐起来”的具体表现及其根本原因选取材料二图D中的任意一个事件(用序号表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和影响。
(3)结合所学,举例说明“西方的现代化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标准”。辩证分析西方式现代化带来的影响。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第六次模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5 . 1688年,英国结束了长期危机,在这一危机中英国人经过不懈斗争,获得了自由政治。材料中的“斗争”指英国(       
A.对外殖民扩张B.争夺欧洲霸权C.资产阶级革命D.爆发宪章运动
昨日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中考历史真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现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
14—15世纪①西欧手工工场主雇佣工人分工生产
1602年②莎士比亚完成《哈姆雷特》的创作
1689年③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787年④美国制宪会议制定美国宪法
1785年⑤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1921年⑥苏俄开始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1930年⑦苏联开始大规模建设集体农庄
20世纪90年代以来⑧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

——据吴于、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编制

阅读材料,提取两个历史事件(写出序号即可),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材料中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至少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中考历史预测卷(一)
7 . 危机会对国家和民族带来冲击,面对危机的应对措施,是对人类政治智慧的考量。下面是张老师围绕“危机与应对”的主题,从历史学科素养角度设计的自主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解读图示——阐释历史脉络】

任务二【分析史料——评述历史人物】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在俄罗斯“世纪风月人物”的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他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

20实际30年代中期纽约的一次名义测验显示,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的后面才是上帝,而且上帝票数还远远落后于罗斯福

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1)完成下面“思维导图”中①②处内容的填写,并概括图示反映的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及推动这一潮流出现的共同因素。
(2)阅读上面三则材料,结合相关史实,任选其中一位历史人物进行评述。
(3)通过上述探究活动,归纳各国应对危机的方式,并谈谈你的感悟。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30年代)仅仅一个世纪之后,欧洲的航海家们已经发现了我们现在所知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并绘制成图。在最早的几次航行中,探险家首先开辟航线永远地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相互隔绝的局面。

——摘编自《人类文明史图鉴:发现新大陆(公元1400年—1500年)》

材料二

1640年拉开序幕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9世纪中后期,西欧各国及其移民国家相继发生了工业革命。……德国的工业革命虽滞后于英法两国,但对科研的大量投入,使其在化学、电机和电力等工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优势,如通过热能转化机械动力理论,改进内燃机等。……美国则逐步建立和发展了煤炭开采、钢铁生产、电力供应、石油加工、农业机械制造等一系列工业部门,大型企业也出现了收购和合并潮。

——摘编自金碚《世界工业革命的缘起、历程与趋势》

1775年4月19日凌晨爆发的美国独立战争
1789年7月14日开始的法国大革命
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物质产品严重短缺,整个社会民怨沸腾,资本主义面临着全面崩溃的命运。战后西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变了以往的选择性,对象已不仅仅局限于“穷人”这一范围,而是覆盖了社会上所有的公民;社会保险制度以统一的标准发放津贴或救济,而不问领取者从前的收入多少;各国战前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战后各国普遍建立了“福利国家”;二战前推行社会保障的主要是西欧、北欧各国,战后已扩大到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西方所有工业化国家。

——摘编自李传柱《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启示》

(1)请列举两位材料一示意图中A处涌现出的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代表人物。引起文字材料中重大变化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与文艺复兴之间的关系。
(2)选取材料二表格中的任意一个事件(用序号表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发生的原因和对其本国的积极影响。依据文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发展出现的变化。
(3)为应对材料三图所示情况,美国政府采用了什么手段来扭转形势?依据文字材料,概括二战后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获得的认识。
9 . 某同学在复习世界史时,根据单元主题对某章节进行了整理。下图反映的主题是(       

A.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高涨D.近代科学与文化兴起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中考七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以下是1861—1890年俄国农民外出谋生人数,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外出谋生农民
1861—1870年129.13万
1871—1880年164.24万
1881—1890年330.42万
A.资产阶级改革实施B.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开启
C.城市谋生机会增加D.农村人口造成经济压力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中考历史预测卷(二)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