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 道试题
1 .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名著《中国科技史》中,充分肯定了15世纪前中国古代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同时又指出:“欧洲在16世纪后,就诞生了现代(实指近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类似的现代科学。”这表明明清时期(     
A.统治阶级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两朝的文化专制统治阻碍了中国科技与思想的发展
C.清代的闭关政策阻碍了中西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
D.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和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使然
今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押题卷(2)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据此可知,与世情小说勃兴密切相关的是(  )
A.生产力水平高B.皇权的高度集中C.民族关系融洽D.工商业市镇繁荣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城关中学九年级下学期联合学情调研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学形式代表人物及代表作特点
唐诗杜甫《忆昔》句式工整,基本由世家大族和少数平民文人掌握
宋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句式灵活,具有歌唱性,用于民间娱乐,受众群体增加
元曲关汉卿《窦娥冤》题材广泛,可雅可俗,供舞台演出,广大群众乐于欣赏
明清小说吴承恩《西游记》被平民接受并广为流传

材料二   明代初期,小说、戏曲等文学艺术作品逐渐适应了百姓生活文化娱乐的需要。明代中期以后,长篇小说的创作进入高潮时期。这一时期小说的种类呈现多样化,有讲史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公案小说等。明清小说中反映的社会百态,有的是对明清两代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有的则是对历史故事和现有社会的升华,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最明显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该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制度进行了批判,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民主社会的愿望。除此之外,明清小说中也描写了一些自由快乐的生活景象,表现的是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心态。

——摘编自韩亮《浅析明清小说及其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典文学取得璀璨成就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文学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第一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万家室藏稻米丰,男事桑麻女纺织。歌舞升平民安泰,夜不闭户无盗失。路不拾遗人心善……

——杜甫《忆盛唐》

材料二   唐代,真正意义上的火药出现了。之后,火药用途广泛,如表3所示。

应用领域表现
A宋金战争中使用火器和火药武器
娱乐表演放爆竹,以及杂技演出中的烟火杂技等
B《本草纲目》中就提到火药能治疮癣、杀虫、除湿气等

——据鹿军士《火药》编

材料三   明朝故宫设计建造中的拼合梁柱构件技术是一项重大成果。它通过小块木料的拼合组成可用的大木料,大大节省了用料。在建筑施工中,广泛采用立体模型,这是中国古建筑特有的产物,是为了给皇上御览而制造的。因为需要熨烫,故称“烫样”。

——摘编自宛华《一本书读懂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简述诗句描述的唐代社会状况。
(2)根据材料二,填写表中A、B代表的领域名称。
(3)根据材料三,指出故宫设计建造中的一项先进技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明初能够建成故宫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代农民通过对各种自然现象进行观测总结,积累了大量的物候知识。物候知识与气象、天象紧密联系,可被用于把握农时以达到增产目的,如“黄莺儿鸣叫”就是采桑活动时宜的标志。利用物候知识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物候学。

——摘编自阴法鲁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插图本)》

(1)根据材料一,简述物候知识的价值。

材料二

   唐鎏金银香囊及其内部构造

注:该香囊利用了陀螺仪万向支架原理,无论如何转动,中间焚香的盂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焚香都不会倾洒;外壳通体镂空,便于香气散出,且可随身挂佩,在唐朝风靡一时。

   北宋青釉剔花倒装壶及其构造示意图

注:该壶利用了虹吸原理,注水孔在壶底,注水时,水并不会从壶嘴流出。水壶翻转后,水也不会从壶底漏出,只有当壶身向壶嘴处倾斜时,水才会自然流出,这增加了壶的密封性和便携性,后来该类壶普遍流行。

——摘编自爱德华·谢弗《撒马尔罕的金桃》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其体现出的古代手工业品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提炼一个主题。
7日内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中考历史真题
6 . 体会中国智慧、感受中国力量、贡献中国方案可以不断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阅读下列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中国智慧——中医精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简述下面两位人物在中医药方面的成就及其在世界医学史上的价值。

【中国力量——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材料二

   

(2)中国力量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简述上图A、B两个阶段所体现的“中国力量”的作用。
【中国方案——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新途径】
(3)识读下面四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方案,大国担当”为题写一篇120字左下的小短文。

图一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图二 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

图三 习近平宣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开始

图四 G20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 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初中毕业生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明末清初白话短篇小说从刊刻(包括翻刻)地点看,现存明刊本小说中,浙江23部,江苏24部,福建4部,江西1部,安徽1部。从小说作者(或编者)籍贯来看,都以浙江杭州、江苏苏州为主。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江浙地区(     
A.文化教育事业兴盛B.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C.造纸技术十分发达D.印刷技术领先全国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古代科学技术对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认识。(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摘编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   拥有足以影响社会的经济实力和阶层力量的工、商市民的精神欲求不仅萌发、膨胀,而且不断地解放出来,文学艺术成为这种欲求的消费品。于是,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以前所未有的条件得以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时代主体文学。

——《人欲的解放:明清社会经济变迁与大众审美》

(1)对比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概述清前期农业发展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产生原因。列举一例“小说、戏曲”的成就。
(3)综上所述,阐明这一时期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10 . 下面是九年级同学以“科技文化之光”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项目主题】科技文化之光
【项目目标】通过查阅资料,搜集整理,围绕主题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并展示成果,形成对“科技与文化”的认识,有利于彰显对人类文明的魅力。
【任务驱动】
任务一:第一组同学围绕主题搜集到下面一组相关图片进行布展。

(1)请分别写出两幅图片中的人物及发明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任务二:第二组同学将中国古代文化典型代表整理并绘制出如下图示。

(2)请你依据所给的科技成就解读示例,从建筑、手工业、艺术任选两方面进行解读说明。

领域

解读

科技

北宋时,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来出现了木活字;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蒙古人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建筑


手工业


艺术


【活动感悟】人类的进步离不开人类对科技文化的不断创新,创新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九年级中考模拟预测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