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造纸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34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下列关于我国两汉时期科技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B.华佗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C.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早期佛教的不同派别,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D.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024-05-20更新 | 5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由于简重帛贵,早期书籍多言语精炼,学习时需老师讲解。纸出现后,老师便可将自己对经书的理解注释出来,使得没有条件入学接受老师面授的学生亦可自主学习。这强调了纸的发明(     
A.促进了经济发展B.消除了贫富差距C.提高了教学水平D.便捷了知识传播
2024-05-20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九年级模拟预测历史试题(二)
3 . 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中华文明的成果(     

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②④①③
2024-05-20更新 | 10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湖南·专题练习
4 . 科技创新是国家强盛之基、民族进步之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造纸工艺流程图(部分)

2泥活字版

(1)中国古代有很多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科技成就。写出图1造纸术的改进者和图2科技的发明者。

材料二   

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就在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达到高潮的时候,西方正酝酿着又一次技术革命……

——摘自杨德才主编《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科学在近代中国传播的方式并分析原因。

材料三   整体而言,计划经济时期的技术引进,以自主研发为主体、以快速实现技术追赶并建立完整工业体系为目标。中国在这一时期所选择的是一条植根于独立自主的技术进步路线,在一些高精尖技术领域进行了艰难的研发和攻关。

——摘编自王丹莉《新中国技术引进的历史检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出20世纪六七十年中国在“高精尖技术领域”的一例非凡成就。

材料四   随着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美国开始了对华科技企业的种种打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随着我国科技强国的加快建设,美国正不断调整对华科技政策。中美科技的竞争仍在继续,智慧应对是我们的不二选择。

——摘编自陈淑梅《中美科技竞争的态势与前景》

(4)根据材料四、中国如何应对中美之间的科技竞争?
2024-05-2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湖南省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2024九年级下·湖北·专题练习
5 . 【社会变革发展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

——摘编自《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

(1)材料一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开始于哪里?

材料二   它确认了资产阶级财产所有制的原则和自由、平等的原则,肯定了新的土地关系,维护并保障了自由买卖、等价交换和新的雇佣关系,对婚姻、家庭和财产继承等也作了具体规定。它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制定的第一部民法典,对欧美各国民法典的拟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2)请写出材料二中的“它”代表的法律文献名称,并依据材料指出该文献的历史地位。

材料三   1861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农奴制改革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加速了北方军事胜利的进程。

——材料三摘编九年级历史教材

(3)根据材料三、分析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颁布的法律是如何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

材料四

1早期的火车2早期的汽车
(4)根据材料四中图1、图2,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5)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怎样影响文明进程的?选择一个加以分析。
2024-05-2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湖北省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6 . 下图所示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A.东汉时期的医学发展B.灿烂的两汉科技与文化
C.三国时期的科技发展D.异彩纷呈的南北朝文化
2024-05-19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城北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秦汉时期,由于简册书写不便,不易运输保管,所以户籍只能在乡制作。魏晋之际纸张代替简册后,户籍上移至县廷制作,造好的户籍需要上报郡、州,直至中央户部。这表明,造纸术的使用(     
A.导致了办事效率下降B.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C.提高了社会文化素养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024-05-19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由于简重帛贵,早期书籍多言语精炼,学习时需老师讲解。纸出现以后,老师便可将自己对经书的理解注释出来,使得没有条件入学接受面授的学生亦可自主学习。这强调了纸的发明(     
A.促进了经济发展B.消除了贫富差距
C.提高了教学水平D.便捷了知识传播
2024-05-1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淅川县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     

A.中原文化,开放包容B.书法艺术,丰富多彩
C.书写材料,不断改进D.学术思想,繁荣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据记载,东汉时期,蔡伦经常到洛阳近郊收集制作材料,虚心听取建议,经过数十年的苦心钻研和无数次的实验后,最终制成了更适合毛笔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材料反映了蔡伦(     
A.公而忘私、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B.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德
C.身体力行、勇于探索的钻研精神D.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