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科技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0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仅《全唐诗》辑录的诗歌就有近5万首。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

材料二   “爆竹声中一年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材料三   中国的“国剧”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1)材料一中“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其中享有“诗仙”美誉的是谁?
(2)材料二中的诗句描写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3)材料三中“国剧”指的是什么?
2024-05-14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古城乡中学教研联片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晚唐时期政治危机不断加深,刘禹锡的《乘广禅师碑》、柳公权的《辱问贴》等大量书法作品率意而为,追求空灵的禅意,与初唐、盛唐时期法度严谨的书法风格形成鲜明对比。这表明(     
A.艺术创作深受时局影响B.民族交融促进唐朝发展题
C.书法艺术博大精深D.唐代文化兼收并蓄
2024-05-13更新 | 5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3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适应性测试题
3 . 书法是古老中华文化的象征,是中华历史长河中的智慧晶体,通过书法,可以折射出中华民族的精髓与素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把对应书法字体的图片序号填写到下面横线上。
楷书____,小篆____,行书____,魏碑____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中,选取你最欣赏的一位书法家(用正楷字书写)并说明理由。

材料二   在书法字体形成的漫长历史中,它的定型和推广具有特殊时代风格,其形成的既有取法自然、个性表现的审美因素,又有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天下观,具有巨大的推动力量。比如,甲骨文、金文的形式背后是华夏民族的起源;在小篆的书写中,凝定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恢宏气度;……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促成北碑书法的繁荣;……隋唐重新实现大一统,集南北书风于一体,创造了壮丽的唐楷。

——摘编自周睿《书法教育与民族文化认同》

(3)根据材料二、概括书法字体变迁的特点。
(4)根据材料一、二、归纳书法字体变迁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关系。
4 .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亚圣”是________
(2)其诗作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的“诗仙”是________
(3)其创作的诗歌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有“诗史”之称的“诗圣”是__________
2024-05-1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虎林市迎春实验学校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5 . 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唐诗宋词元曲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请将以下人物生活的年代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①B.②①③C.①③②D.②③①
2024-05-1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唐代前期,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通过任人唯贤的科举制度、开放的对外政策、宽容的儒学政策等措施,在继承了秦汉以来中国古代文化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以超越前人的创造力,造就了当时具有第一流水平的世界性的唐文化。在音乐、舞蹈、文学艺术、服饰等方面,唐朝以宽广的胸襟,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丰富营养,使得周边各民族的向心力大为增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更为频繁。以丝绸为代表的唐文化远播异域,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摘编自王仁波《唐代文化的繁荣与开放政策》

(1)材料一图A中①处是__________(地点);东晋的__________(人物)是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图B徐光启的著作《____________》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近乎完美的境界,图C《____________》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代文化政策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朝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7 . “诗圣”杜甫曾经这样形容自己的生活——“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造成当时杜甫生活颠沛痛苦的“烽火”是指(     
A.黄巢起义B.朱温灭唐C.安史之乱D.陈桥兵变
2024-05-11更新 | 14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代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采取公平竞争和择优录取的方式,向各地方的庶族地主、平民打开参与政权的门路。更多的百姓开始将学习知识和获得教育当成是入朝为官的主要途径,为唐朝后来的国力强盛奠定基础。

——摘编自刘常春《唐代科举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等

(1)根据材料,判断图所属的史料类型。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科举制度为唐朝后来的国力强盛奠定基础”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024-05-11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9 . 下列图片的内容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绘画艺术走向成熟B.艺术再现历史风貌
C.对外贸易源远流长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024-05-11更新 | 18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
10 . 唐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下列历史人物被誉为“诗仙”“诗圣”的分别是(     
①李白                    ②杜甫③白居易            ④苏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